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中国企业家
李宁:新国际化战略的抉择背后

[作者:鲁渝华    点击数:765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5日]

但接下来的几年,他感觉并不顺利

    作为一家很早便确立了市场地位的公司,李宁采取的是以独家分销的形式销售产品,即分销商不会开设“李宁”品牌专门店,可以同时销售其他品牌产品。经过多年的深耕,李宁在全国拥有超过129家经销商及超过2000家分销商,并有全国超过7000多家销售点。

    2006年,李宁公司决心进行渠道改革。这一年,李宁公司在全国设立了几大片区。不久,华南区经销商广州超速公司跑到茂名来开专卖店,徐太林抗议。李宁华南区经理出面,召集双方协调,最终的处理结果是,超速公司答应不再来茂名开店,不过,前期开店筹备的费用11万元,得由徐太林承担。徐有些想不过,但还是付了,“保住市场比什么都重要”。

之后4年相安无事。

    但徐太林觉得自己经营李宁产品并不容易。作为分销商,他只能在上一级经销商超速公司手上拿货。经销商很强势,通常加价8%~10%左右给货。畅销的产品,经销商通常都在自己的店面销售,而很多时候,他拿不到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经销商赚钱。

    由于进价高,徐太林平时根本不敢降价销售,一款产品,他通常只能正价卖掉70%左右,而剩下的30%卖掉才算是自己的利润。但往往货没卖完,李宁的新款接踵上市。其后,他们会被要求迅速清仓。经销商很快会降价,作为下一级的分销商,徐太林陷入两难,不降价,将违反李宁公司必须处理旧货的规定,达不到要求的分销商会被砍掉;降价,眼看着的一点利润荡然无存。

    即便如此,信息也并不对称。他几乎所有的产品和信息,都来自经销商。产品好卖与不好卖,都卡在经销商那里。他想卖什么与不卖什么,几乎都由经销商决定。

    2010年9月,经销商广州超速公司再次来到茂名开店,双方争执不下。徐太林找到李宁华南区办事处,希望讨个公道,得到的答复是,经销商有权利开店。徐不服,找人堵在门口,无果。专卖店开店当日,数十名警察执勤,变成了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

    11月,徐太林到了北京,希望能够到李宁总部,讨个说法,然而在李宁公司门口呆了许久,没让进门,他觉得有些悲凉:“做了10年的李宁,到头来,居然发现没什么感情。”

    现在的格局是,就在他所在李宁店的一条街上,已经开了3家李宁店,另外两家是经销商开的。最近3个月来,他的鸿大公司销售额已经下降了30%.对方的店员经常说:“鸿大的货都是从我们这里拿的。”这让徐太林很受刺激。

    徐太林并不想得罪李宁公司,对这个一直与自己相伴的品牌,他自称感情非常复杂。另一方面,李宁公司对经销商的“纵容”,他感觉难以理解,“我们和李宁公司根本无法对话,不知道总部的人知不知道下面的情况?”

    徐太林现在的想法是,早点把换标前的几十万元库存李宁产品处理掉。“我们也是李宁的一员啊,但我们一直都被忽视。”他觉得找不到谁对自己负责,有点自生自灭的悲凉。

昔日高层 多一些陌生

(2000年,李宁掀起一股狂热的国际化浪潮,先前“运动服装国家队”的定位,在李宁内部,已是另外一种略带些批判的声音。对国际化一直持保留态度的李宁首任市场部经理张庆无奈之下,选择离去。)

   “事实上,李宁究竟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还是本土化的品牌,已经非常模糊。”接到记者电话,张庆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解,“一个优秀的品牌应该清晰地传达给消费者和公众以某种印象,但李宁变来变去,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

    张庆有些怀念创业之初的日子,那时他是李宁的首任市场部经理。他1996年进入这家公司,一直干到2001年。离职后,张庆开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经常以李宁作为案例,讲李宁公司的发展路径、品牌诉求,当然,也会提到后来的国际化道路。

    回忆起当时李宁公司开年会,张庆觉得每个人都非常地投入,李宁每次都会亲自参加,他每年在会上的讲话都会作为公司翌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有什么就说什么,完全像一个温暖的家。

   “那个时候,李宁公司的形象,是运动服装的国家队,赞助了诸如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等很多国家队,事实上,这个定位也非常地精准,因为那一阶段民族情绪空前高涨,李宁个人的名声犹在。”

    张庆当时也觉得很有激情。1997年、1998年,李宁公司销售额已经接近了10亿元。此时,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样的巨头,依旧还在中国市场默默地打基础,找感觉。而后崛起的福建运动品牌们,还只是街头巷尾不太上档次的草根产品。

    张庆觉得,李宁让其引以为豪的地方,就是他看到了太多的人对李宁寄予了一种民族情感,李宁无形中代表的是一种国家的形象。

    但这些成就在李宁内部并不令人满意。“很显然,此时的李宁需要给自己找一个更大的目标,以刺激走得太顺而可能导致的惰性或不思进取。”

    那段时间,张庆经常到市场中去调研,也思索李宁品牌下一步的方向。而后,他拿出了一个《运动之美、世界共享》的品牌策划方案,“要知道,美是全世界的语言,弘扬运动之美会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共鸣,我是做市场调研的,我知道品牌该表达些什么”。

    但最终在2000年,时任李宁公司总经理的陈义红提出的是“国际化”的目标,在他看来,李宁多年的徘徊,恰恰是因为品牌号召力不够所致,更多的,“需要走出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很快,李宁内部掀起一股狂热的国际化浪潮,这包括赞助法国体操队等重大手笔,甚至,在卢浮宫附近,还开出了李宁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此时,李宁电视上的广告,也变成了一个小姑娘,站在巴黎大街上,舞动着漂亮的红丝带。

    张庆说,对这样有些突兀的转变,自己一直持保留意见。但对先前“运动服装国家队”的提法,此时在李宁内部,已是另外一种略带些批判的声音。“人们都认为,李宁赞助的射击队、跳水队、乒乓球队、体操队四大国家队,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因为,那个时候,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是不会穿着李宁的服装上场的。”

    2001年,李宁和陈义红分手,后者决定独自经营另一个运动品牌KAPPA,李宁公司总经理一职由陈一手提拔的张志勇接任。

    接任之后,张志勇做的第一件事,是请了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品牌做了一次全面的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李宁公司至少存在以下三大问题:首先是目标消费者不清晰;其次,品牌面临被遗忘的危险;再次,品牌的个性不鲜明。

    张志勇决定对李宁进行“品牌重塑”,强化李宁运动品牌国际化的形象。重塑的步骤首先是要清退观念陈旧、已经不适应公司发展的老员工们。其次,引入一些更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持保留意见的张庆逐渐发现,自己慢慢地被边缘化了,其后他被告知负责“品牌公关及品牌资产管理等事宜”,在感受到自己实际权力被削弱后,张庆选择了离职。

    虽然离开了李宁,但张庆一直很关心这家公司的发展,他觉得李宁仍有很多不断变好的方面,比如,李宁的研发设计能力、推新品的速度,以及把握潮流的判断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范儿。

    但有些东西,并不是一句国际化就能解决得了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在张庆看来,自始至终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在系统的配合上。李宁采用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公司在北京、中国香港和美国西海岸分别设立其创意设计总部,以此提高公司整体的创意设计以及产品研发能力。然而好的产品,在市场上却往往得不到体现。在李宁有非常强的品牌号召力的时候,经销商们却对产品持观望怀疑态度,以至于李宁的很多优秀产品通常陷入铺货率不足的境地。而这个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一方面,他对公司签下的“专业”明星运动员的表现也颇有微词。从李铁、奥尼尔、艾文。特纳到伊辛巴耶娃,要么过气,要么缺乏影响力,希望通过明星号召力来提升品牌形象的模式始终难以奏效。为什么匹克这样的二线品牌就可以签下NBA,而李宁签约却总遭失败?

    张庆觉得更痛心的是公司管理人员行事风格的一些变化。李宁公司一度签下的某明星的经纪人告诉他,在签约这个问题上,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推诿和争功,让他这个外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很想问问李宁的那帮领导者们,他们有没有,从内心里,把李宁当作一个放在自己胸口随时记起的品牌?有没有把李宁当作自己的事业?”张庆也有些不解。他觉得,李宁并不缺乏远大的定位和愿景,缺乏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和坚持的勇气。另一方面,从他的语气中,明显地感觉到对李宁公司充满感情。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 逆境和挑战能激发生命的力度

  • 下一篇: 中国式“钱荒”背后的资本较量道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