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就是我可能还会看他的经验
“人”的因素外,产品方面我们也很关注,尤其是细节。考察这个产品是不是真正能解决什么问题,用户使用起来会怎么样,有多大的市场,这些都很重要。我可能在早期并不太关注这些产品是不是很完美,是不是能找到挣钱的机会,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要来教创业者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事是,企业不应该在产品不够好的时候就把资金盲目地花在产品推广上。老百姓看中的是产品的品质和使用的感受,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所以应该优先把产品做到在某一个领域最完美,然后形成一个口碑,让每个用户成为你的推广者。如果产品没有做好,却急忙推广,反而导致对这个产品的负面评价很多,同时也浪费了金钱。
这些之外,对他们现有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水平我倒没有特别看重。因为一个人只要心态开放,我们可以教他,他自己可以成长。
“赢”在沟通
记者:以您的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双重经历来看,投资者与创业者双赢的关键是什么?您认为,在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建立对赌协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吗?
周鸿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相互认可,相互尊重,有很好的沟通。在中国,初创企业很多问题不明确,需要探索,真的是需要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和沟通,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股份投票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公司沦落到靠董事会投票来解决问题,我认为这个企业离关门不远了。
此外,角色定位要明确。投资人更多是把自己当成导师和保姆的角色帮助创业者,但投资人不能代替他做决定,所以大家要相互尊重,但天使投资人往往有着更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和企业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创业者也应该学会看重投资人的建议。
对于在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建立对赌协议,我一般是不赞同的,我觉得这种协议是双方缺乏信任的表现。虽然对赌协议并非是对创业者的巧取豪夺,但为什么PE和VC要有这种协议,很简单,因为他们看不清这个企业,最省事的方法是做一个对赌协议。但是对赌协议是一个双刃剑,对双方都有不利的影响。作为创业者为了实现协议的条件,有时候会竭泽而渔。对于投资者,对赌协议似乎保护了他们的权益,而实际上却影响了他们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也需要靠沟通来消除。
记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引入CFO?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您更青睐怎样的CFO?
周鸿祎:在早期发展阶段没有必要请CFO.我认为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投资时,企业只需要一个好的财务主管,建立内控系统就可以了。融资更多还是CEO来操作。在第三轮融资准备上市时,或许企业需要一个好的CFO作为和资本市场的沟通者。CFO在企业业务比较复杂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我认为,CFO的角色更多是一种“守”的概念,也就是确保企业安全,发展平衡。他不是进攻的角色,而企业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安全可言,规模小的时候还是要锐意进取,甚至有一些冒险。如果CFO成为CEO,这些企业一般会比较保守和稳定。
需要怎样的CFO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当然首先CFO应该是被资本市场认同,和西方资本市场有一个好的沟通,在融资上市的操作中比较有经验的。此外,CFO还应该对创业公司的文化有一定的宽容度。毕竟创业阶段的公司还不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从一个大公司进入一个创业的小公司,需要对创业文化和企业的战略有一定的了解。创业企业往往需要前期很大的投入,还包括一些试错,此时不能脱离企业具体情况来谈业务指标,用数字来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