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中国企业家
下个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三大变化

[作者:秦晓    点击数:761    更新时间:2010年10月11日]
      这位有着强烈学术偏好的中国企业领袖人物,在十几年时间里,留下了自己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经济机制和现代性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理论体系的个人思考,他阐述了对下一个三十年之担忧与解决方案

     站在招商局大厦40楼,从港澳码头抬眼望去,穿过维多利亚港湾,视野可在海天交汇的深处无限延展。在这间开阔的办公室里,秦晓写下了十年的辉煌履历:2000年从中信集团总经理“空降”到招商局集团担任董事长,当时刚刚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招商局集团总资产496亿元,年利润12.91亿元,尚有高达73亿元不良资产。

     2001年起,招商局集团启动大规模的内部结构调整,并最终确立交通、金融、地产三大主业板块,为后续几度“再造招商局”奠定基础。截至2009年,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达2683亿元,年利润总额178.52亿元。

   “准备搬出这个办公室了,不能还占用招商局这么大地方。”秦晓在接受本报专访期间说。现年63岁的秦晓刚刚卸任招商局掌门人职务,但并没有卸下与生俱来的责任,只是一个顺流而进的角色转换,以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为目标的博源基金会将是他的下一站,秦晓担任该基金会理事长。

     这位有着强烈学术偏好的中国企业领袖人物,在十几年时间里,留下了自己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经济机制和现代性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理论体系的个人思考。9月29日,秦晓从中国现实出发再度思考,向本报阐述了自己对下一个三十年之担忧与解决方案。

推动变革:强势与说服

   《21世纪》:回首在招商局的十年,你是如何促成这家巨无霸企业完成市场化蜕变和再造的?在领导力风格,以及具体实施手段上,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

     秦晓:推动一家企业的变革,一个是理念的问题,一个是利益的问题。可能我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起码我有强势的一面;所以推行起来比较坚定。同时,我也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说服别人。

     推行的过程中,要因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的情况反馈,不断调整完善政策,一步步往前走。告别原有模式,更多的是破坏了什么东西、告别了什么东西、改变了什么东西。但是你需要花功夫把新提倡的东西变成企业文化或者是制度,把一些资产和资源效益发挥出来,需要在理念上和公司的管理系统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包括我们讲的均衡发展,以总部为主导的战略的确定,以总部为主预算的确定,经营计划的决定,考评系统如何去评价一个子公司,如何评价一个子公司领导人的业绩等。

     我来的时候,当时大家都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对存在的问题都有反思,在告别原有模式这一点上,大家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但是应该建立什么新模式呢?并没有完整、系统的思考。所以在后一个问题上,我尽量用我的影响力去形成新共识。

    《21世纪》:在建立新模式中,达成新共识中,你的影响力是如何发挥作用?又如何将这种共识继而形成新世纪10年来招商局新的文化和制度?

     秦晓:我一直强调,理念、思想、制度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形成战略,才能支撑战略的实施,在企业经营中,还是要关注这些东西。

     理念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不行的,即某种模式或某种制度是不行的;什么制度和什么模式是更好的。但是不能告诉我们怎么调整,特定环境下如何再建立一种新制度,这就需要实践、经验来完成的。无论你对现存模式是持一种批判态度,还是对未来模式持认同态度,都要随着变革而调整。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度的变革,包括文化、资产、管理甚至人事的变动,都会在其中发生。一套新的东西肯定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冲击,但是我们最终是平稳地实施,没有引起思想上或者是经营上的动荡。

     风俗、文化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形成的,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和企业的中层、下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通过这样良性的互动许多思想就慢慢变成了现在大家认同的东西。

《21世纪》:在这种互动当中,有没有其他管理人员的意见使得您的战略发生了改变的问题?

     秦晓:有啊。比如在我们最早规划中,港口业务应该是一个具有网络规模的公共码头经营商,我们希望去到一个城市拿一块我们能够主导控制的码头资源,和我们的其他码头形成一定的网络体系。

     执行到一定程度,就碰到一个问题,大部分城市的码头经营都有一个老大,他有地方政府的背景,可以去配置这个航线,这跟深圳和香港就不一样。当时青岛基本上都谈崩了,我们在宁波也没法去完全取代宁波港的主导地位。这些对地方港口产业环境的判断就来自招商局中高层管理者,于是我就提出来要反省这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不一定去控股,尽量要与当地政府和当地主体企业合作,发挥我们的平台网络效应,再培养他们。

身份转换:企业家到知识分子

《21世纪》:从招商局集团卸任后,你的精力将主要投身于哪方面?是博源基金会吗?

     秦晓:是的。博源基金会主要做两个产品。一是有关宏观经济方面的产品,我们有一些定期专家讨论会,然后出一些内部刊物,比如说每个季度的GDP或各种数据公布以后,我们会解析。还有一些突发事件和重要事件,我们会立即开会研讨,比如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

      其次是做中国中长期问题的研究,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土地问题等;另外就是社会转型的问题,包括理念、思想、理论和实践,以及其他国家转型案例。

     这些研究产品主要面向圈内的学者和精英,不会大范围传播。当然我们也会定期和监管部门,比如人行、银监会、证监会、统计局去碰头交流,谈我们的观点。

《21世纪》:从企业家的身份转向知识分子的身份,你如何区分这两个角色?

秦晓: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和作为知识分子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受权经营企业,重视以更优的要素组合去发展企业,包括存量资产的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在企业家的视野中不存在“国与民”的概念,所有制的概念,也不存在谁进谁退的概念,该卖掉就卖,该买进就买,最大程度的优化企业资源。

     而一个社会需要三个支柱,第一个是经济,我们应该朝一个好的完备的市场经济发展;第二个是法治,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法治体系去支持企业经营,这个市场不可能是好的;第三个是精神。

     这三个支柱的建立,其一是靠企业家,其二是靠政府,其三是靠公共知识分子,当然宗教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这个作用。这个社会不管是发展了还是败落,其价值是否得到张扬和体现?若败落了,首先是社会价值被摧毁了;若发展了,是压抑了我们的价值观发展,还是推动了价值观发展?这些都要公共知识分子出来回答。

     不管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还是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都需要关心外部环境。因为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转型都是大家离不开的,当然,企业家有企业家看问题的角度,敏感的企业家会发现外部世界的变化趋势,并从中捕捉商业机会,但更多的是外部给定条件下,他应该怎么样做。而公共知识分子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超越自己的领域,更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如商业环境、制度改革等。

《21世纪》:你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研究颇深,又长期担当企业家角色,却始终在关注公共领域。这样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脉络是如何形成的?

秦晓:我觉得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有关吧。我们从小接受传统的理想主义教育,关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教育比较多,当时在公共领域,你不光要当一个好学生,还要准备好当接班人,要关心国家命运,因为国家命运和每个人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培育了对这个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比较关注的情结。

      后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跌到社会底层,促使我们做了很多理性的反思。启动改革开放后,我们也卷进去成为参与者,虽然层面不一样,但都保持关注,不断思考。

下个三十年:经济层面三个变化

《21世纪》:在这种家国情怀和理性反思的推动中,当下,你所关注和思考的最重要领域是哪个?

秦晓:到现在,我认为中国又面临一个新的三十年(相对于之前改革开放30余年而言),有很多基本条件会发生变化,社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第二个三年里不突出,但是第三个三年比较突出,所以我把担忧、思考讲出来。

《21世纪》:有哪些条件会发生变化?社会问题又体现在哪几个层面?

秦晓:我认为之前持续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但不会突然停下来,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惯性和空间。在这个转折阶段,会面临很多看得见的变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首先是人口红利发生变化,中国已经过了最高点,进入一个平滑的下行阶段。

     中国与一些先城镇化后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不一样,我们先工业化后城镇化,没有那些贫民窟。但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太快,造成了几个问题。首先,所谓46%城镇化的数据有水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所言,约有12%的人没能真正变成城市居民,其户籍没解决,各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没完全解决,他们很不稳定,稍微有变化就回去了。

     其次,受年龄、知识结构等局限,农业部门能进入工业部门就业的剩余人口不多了,但是农业部门依然有过多的人口需要解决。因此,一方面我们还有大概两三亿农民要出来,另一方面这些人遭遇到工业化改革,导致人口转移失衡。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 下一篇: 企业管理需高度重视软环境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