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出来以后,有一天我们出去玩,走到一个地方,我们问他捐了一个庙,他看到半山有一个小寺庙,一个喇嘛给他一个鼓舞,他碰到这个喇嘛,这个喇嘛告诉他一件事,没有什么,每天做一点就可以成功,做什么,半山上有一个窝棚一样的地方,这个喇嘛每天下来捡一块石头再上去,坚持30多年,心里头有这个庙,就能够建起来。喇嘛心里头有一个庙,每天下来捡一块石头,30多年搭起一个窝棚一样的庙。实际上我们都一样,只要心里头有这个东西,你的毅力自然就出来。
要用理想,这个理想你们每个人可以自定义,不需要我给你们定义,自定义超过金钱的价值观,环保、科技是理想,总之心里面有这个东西,才能看到方向,算好账,有毅力。
玩转政商关系
第二件事情,处理好政商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企业跟政府的关系,用六个字,离不开,靠不住。
第一类问题,我们跟外部的政策环境的关系,法制政策环境问题,企业和外部的法制环境的关系,这叫政商关系。这个东西,只有一件事是遵守,对和不对是次要,遵守不遵守是主要,你不遵守就出状况,而不是每天讨论对不对。这个又复杂又简单,我们面临的问题,每个领导人在决策的时候,会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任志强说的,从了,我们都从了,第二个就是不从。每个企业认为必须要从,听党的话,按政府要求办。还有一个办法,能投机取巧,就投机取巧,表面上应付。这是一个政商关系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资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我认为目前来看混合经济是比较可取的一种方法。前两天在东华会上讲了一个故事,关键地方要有自己的人,三个人三个小伙子去一个人家去求婚,第一个人你为什么求我们闺女,第一个说我有房子,很牛逼,如何如何。人家说有房子的人多了,你有房子,还有比你有的。第二个说,你有什么,他说我有车,车如何如何好,不止一辆,不行,光车说明什么。第三个你有什么,第三个说我什么没有,但是我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你闺女的肚子里有我的孩子,没办法,只有从了,这就是关键的地方要有自己人。
我们说民营企业和国营资本的关系,民营跟国有资本要混合,最好在肚子,在关键的地方有自己人。混合经济才能保持在当下社会转型的时候一个相对稳定治理结构,国有资本有约束,无动力,约束导致懒惰和贪污。国有就是懒惰和贪污,为什么?他不懒惰,他没动力,所谓贪污以投比的费用做福利,至于这个结果跟他没关系。民营也有毛病,民营的毛病有动力而无约束,动力表现为贪婪疯狂,国有企业你们知道有七大绳索约束,民营企业除了法律和政策没有其他的约束。所以这两种极端的体制,资本形态都有缺陷,混合以后就能够做到有动力也有约束,这样的话,保持治理结构的平衡和发展稳定性,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庇护。做了混合经济以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民营资产保值增值,反正混在一起都在肚子里,不可能说只保值他那一块,我这一不块不保值,这就得到意识形态的庇护。
第三层意思,企业家跟政治家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确是非常艺术的关系,但是我们根据历史上来看,我们能看到一点蛛丝马迹,怎么样才能做成功。我经常讲过这些故事,1949年之前,最成功政治家与企业家是虞洽卿,虞先生从民国初早期跟孙中山事业上有一些瓜葛,进而认识蒋介石,他自己在上海做公司,开始在油漆里面跑堂,后来在荷兰人那里做经理,蒋介石炒股票就住在他们家,后来又带着认识黄先生,杜先生,后来去了黄埔军校,再后来就是北伐。那个时候于先生成为上海商会会长,在这个时候突然北伐,北伐打到九江以后,蒋介石当时是新三民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这些企业界的人民心无稳,阿德叔去见蒋先生,问了两件事,联俄联共辅助工农,工农起来了,我们做买卖的人不是工农,蒋介石说这事你放心,我们不会真搞。你说要打倒列强,跟列强作对,我们都是跟洋人做买卖,蒋介石又说了一句话,洋人怎么打的过,阿德叔心里就有底了,我回去怎么办,蒋介石说告诉黄先生,杜先生,我们不日到上海请他们维护上海治安。4.12最后结果是什么?黄先生、杜先生等等买单,找了一帮商人给钱,最后在上海重创中共地下室。阿德叔跟政治家的公司就变成生死与共的政治家的关系,整体的政治联盟,这种情况下抗战一直到重庆,包括在公路上的运输都交给阿德叔,抗战大后方承担了运输任务。
这样的一个事情说明了一件事情,政治家和企业家的关系,在中国这个土壤上,能够活下来的像他这样太偶然性。剩下的都是活不好的,比如说荣家,荣家抗战之后实际上被国民政府摧残了很多年,最后荣家被绑票,银行股份被肢解,所以荣家没有政治家、企业家的勾连,所以他们被国民政府批判、抛弃,所以49年荣毅仁回来,回来之后到1956年捐了所有钱,进入上海市政府当副部长,文革之后,他不算账,本来是给他的钱,他不要,最后成立中信,给了中信,这个钱不少2000万,正因为有这一劫,改革开放邓小平请荣毅仁出来做东西,有一个很巧的东西,在荣毅仁去世那一天,盖着党旗,正好被福布斯公布为首富,所以荣家是政治家与商人之间的关系,第一代人捐了,第二代得到的庇护,最后发达了。得到的启示不是一对一给钱的关系,而是道义社会发展制度上保持一致,跟政治家,而不是跟政治家做一个行政受贿的,荣毅仁没给邓小平、蒋介石钱,一给钱就会出事。我们可以看到于先生、荣先生之外等等还有很多,所谓政治家的关系,建立在基本上的道义、制度、根本方向上一致,这样才能赢得绝大多数政治家的支持,而不是把它堕落成为社会行政之间的关系,所谓政商关系处理好了,作为今天的民营企业就能发展的很好。
中国民企慈善胜于“巴比”
第三件事情,我要讲的民营企业今天坚持理想的同时,跟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是当下很有意思的事,大家知道后天比尔盖茨跟巴菲特请中国一些人讨论公益慈善,就是我们跟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下民营企业处理不好会很影响你的发展。首先这件事情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已经被媒体高度关注,而且我也问了很多企业家各种各样的观点。
我在这儿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在慈善和公益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民营企业做的比比尔盖茨、巴菲特要好, 为什么?两条:第一条,我们行善比他们早,早在哪儿?大家谷歌一下,比尔盖茨75年办公司,2005年才办公益基金会,中国企业家做的公益基金会都没有比他的公司创办早20年,有的才15年,才10年就成立公益基金,中国一共800多家公募公益基金会,巴菲特是多少?巴菲特做公司赚钱赚了50年才想起这个事,今天来看,我们在道德上有十足的优越感,你们要仔细琢磨这件事,怎么变成了我们不够爱心了?我们爱心比他们早啊,他们挣的钱还比我们多,他们拖的时间比我们长,我们挣的钱比他们少,而且在改革开放政治环境下挣的钱,挣的钱比他们晚,觉悟比他们早,我们完全在道德上优越于巴菲特和盖茨的地方。
第二点,中国近一百年以来,民营企业家,我们说要一百年看,民营企业家做的非常好,1956年我们统统都裸捐了,那个时候做到极端,大家知道裸捐之后的结果是什么?首先从这一点来说比巴菲特、盖茨做得很好,中国民营企业在56年都裸捐了,半个世纪我们做过的一件事就是统统裸捐。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在我们今天二度开始公益慈善比他们做的早,我们上一代民营企业家都能裸捐的情况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得到了饿死几千万人,得到了文化大革命,得到了必须要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大家在思考为什么?也就是说当我们如果只是单独片面强调裸捐裸捐再裸捐的时候,如果没有充分保证私有财产,创造财富的动力就会枯竭,财富就会消失,这样我们就会贫困,就会饿死,如果我们把这个财富不是捐给独立的公益机构,捐给政府,就会走向崩溃,会导致整个社会彻底的消灭、扼杀一切创造性。
今天要保证良好的开端,比比尔盖茨和巴非特还早的行善的同时更重要两个字,第一建立独立的公益基金会,成为一个财团法人和社会的NGO,美国有12万公益基金,这些基金会不可能政府征用,我们这800多个基金会绝大多数都是政府的,如果捐到那里去以后,等于给财政捐,如果都捐给了财政,大家觉得自己会得到幸福吗?所以这件事情是需要关注的。第二点,我们要高度关注这种行为不能伤害到自由企业制度,美国这样,比尔盖茨、巴非特他们捐款伤害不到他们自由企业制度,如果我们捐完了,看着公司没老板了,成了国企,也是贪污和浪费,以及不负责任,懒惰的开始。所以这件事情,我建议大家再去思考,思考所有1956年所有有钱人裸捐以后,不仅要公益慈善,还要建立公益制度,建立每个人创造财富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