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组织中分子运动可实现“视频化”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镜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最新的生物医学成像设备,极大拓展了SRS显微镜的视野。其速度之快精度之高,如同“视频”,足以使科学家直接目睹分子在活组织中的运动。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同多种常用的观察生物分子的技术相比,新型SRS显微镜优势明显。它能采集分析照射生物样本的近30%激光,比传统SRS显微镜高出30倍;并且不需要插入荧光标记,避免了绿色荧光标记蛋白质扰乱生物路径或压住较小生物分子的问题。此外,传统的红外显微镜空间分辨率太低,并需要给样本脱水;自然的拉曼显微镜需要很高的激光能量,整体耗时很长,在活样本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相干反斯托克拉曼散射显微镜在拍摄除了脂质以外的大多数分子时对比度不够,而新型SRS显微镜都能突破这些局限。 研究人员表示,新型SRS显微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荷兰开发出滴血知年龄技术
荷兰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杂志网络版发表论文指出,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滴血知年龄的技术:只要取得一滴血样,就可以分析出取样对象的大致年龄,误差范围在9年之内。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的鉴定技术适用于很多犯罪现场,只要有血迹存在,即使这些血迹有几十年的历史,也许就能帮助警方破获某些无头案或者陈年案找到蛛丝马迹。 这项技术是通过血液细胞中携带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特性来推算年龄。当T细胞识别出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者肿瘤细胞等“外来者”时,会产生小的循环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T细胞受体重排切除环(TRECs)。科学家表示,这种DNA环的数量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以一个恒定的比率减少,可以据此测试血样拥有者的大致年龄。
米诺环素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
日本千叶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名为米诺环素的抗生素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功能。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修复因疾病、中毒等导致的神经损伤。
米诺环素属于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研究人员之前给因兴奋剂中毒而导致神经细胞受损的猴子使用米诺环素,成功令猴子的神经恢复了功能。在本次研究中,他们致力于深入分析米诺环素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机理。
这项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
新型纳米涂层可防物体表面结冰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11月15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纳米涂层,在低温下能使滴溅在其表面的水滴未及结冰就滑落。该技术有望实现永不结冰的飞机机翼和输电线路、保温性能更佳的建筑以及在严寒和大雪中也能保持通畅的高速公路,并且与目前在除冰融雪中所采用的化学及加热方法相比,该技术效率更高也更为环保。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网络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