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生代员工,领导者不应局限于日常工作的沟通,更应在价值观和使命上达成深度认同;不仅要关注新生代员工的个人需求与成长,更要推动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融合;同时还需注重心智激励,激发其创造力与潜能。 对每家公司来说,新生代员工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他们的发展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如何发挥新生代员工的作用,是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新生代员工需要的是施加影响力而非管理,而有影响力正是领袖的特征。领导者在面对新生代员工的时候,需要释放领袖的魅力。 也就是说,领导者要和新生代员工在价值观和使命上达成认同,而不是上下级关系的认同。这就要求领导者与新生代员工沟通使命和价值观,而不是只沟通工作内容。 如果领导者只是和新生代员工沟通工作内容的话,取得的效果其实不会很好,为什么?因为他是新生代员工,他对于数智技术或者新的场景、消费习惯等等可能比领导者强,而且他天天在做事情,领导者的意见或者建议不见得对他有帮助。为什么新生代员工又会接受领导者的影响呢?根本原因是他和领导者能在价值观和使命上形成认同。对于新生代员工来说,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对于新生代员工,领导者需要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来认知,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和成长,这样才能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 很多管理者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对新生代员工没有真切的关心,这会导致他们很难达成新生代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甚至使这些人才背离组织目标,而不得不面对更困难的管理问题。 在管理实践中,对下属没有真切的个体认知,会导致管理者只是对组织的标准和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对个人的标准和目标却理解得不够。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往往更多地关注组织绩效和个人行为的关系,却很少关注组织绩效与个人目标的关系,以致组织目标凌驾于个人目标之上。 如果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没有冲突,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差异,管理者很可能会忽略新生代员工个人目标的满足,从而导致新生代员工流失。因此,领导者需要关注每一位新生代员工的个人需求,而不是人们的共性需求。同时,实践也告诉我们,被称为新生代员工的这些员工,通常具有自我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具有多种需求而不是单一的需求,这就更加需要领导者理解其个性而非共性需求。
人的心智决定了行为的选择,决定了人们在做决策前的逻辑判断习惯。心智不同,会直接导致结果不同。因此,对新生代员工而言,进行心智激励是必需的选择。
我认为有两个心智现象需要注意: 第一,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好的时候,很多人不能接受。与我们合作的人通常正是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身边的人比我们好,我们也就失去了能合作的人。 俗语说,“住在隔壁的诗人不是诗人”,因为你看到他和你遵循一样的作息,去一样的商店购物,甚至生活得一塌糊涂,就觉得他的诗没什么特别。而当我们不和诗人住在一个单元里,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他的诗美得不得了。 第二个,“躺平”。新生代员工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评价与个人追求,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行为选择,他们也更愿意用数智场景和数字行为对待外事外物,因此,在很多管理者认为需要“奋斗”的情形中,可能他们会选择“躺平”。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认知里,“躺平”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点上与管理者认知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心智激励更加重要。这是因为,人们在竞争中本就会感受到压力和心态上的冲击,而资源和环境的严酷性又可能导致人们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如果不能在心智激励上做出努力,就有可能会使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无法获得团队的支持,甚至被孤立起来。 对新生代员工进行心智激励,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智,学会欣赏身边的人,向先进者学习,认知“奋斗”的意义与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本质是领导者与团队共同成长的过程。以价值观凝聚人心,以真诚关怀赢得信任,以心智激励激发潜能,方能让新生代员工真正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