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文化软实力助推海西新跨越
经济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消息《福建:用文化软实力助推海西新跨越》,对福建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海西建设的经验进行了详尽介绍。
文章指出,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竞争力,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文章认为,为了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福建省一手抓“强身健体”的城市文化建设,一手抓“固本强基”的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大型文化设施+区县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文章说,近年来,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着力打造海西特色文化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厦门市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图书发行业、印刷复制业、文化旅游业、网游动漫业等文化产业,2008年其文化及相关产业总增加值超102亿元,占厦门市GDP的7%以上。此外,泉州的惠安石雕、德化陶瓷、丰泽树脂工业,漳州的水仙花雕刻、漳浦剪纸,南平的武夷山文化旅游业等也各展风采,在产业化发展上取得很大成功和可观的效益。
文章说,福建省还通过举办各种博览会,把经过创新的传统文化产品推向市场。茶博会、雕艺节、文博会等节庆会展活动,打造出“中国茶都”、“雕艺之乡”等特色文化品牌。在市场平台的带动下,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工艺不断推陈出新,福州漆器、软木画、惠安石雕、福安银饰供不应求。2008年年底,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即签约达58亿元。
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
至2013年,福建省将在电子信息、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机械装备、现代农业、海洋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关系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以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重大项目为载体,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启动建立10个以上省级、20-30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这是日前省科技厅印发的《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实施方案》确定的。
《方案》明确,联盟要有明确的技术开发方向和技术产出目标,由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组成。联盟的依托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及试点占到30%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技术或国家领先水平。鼓励其他科技类机构参与联盟构建。联盟名称统一由“技术领域(项目)”、“产业类别”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组成。联盟各成员共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根据《方案》,2009年先期启动3-5个省级和若干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记者 李珂 通讯员 李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