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政策法规 > 行业信息 > 东部产业集群困境成因与政府应对策略分析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行业信息
 

     2.环境保护成本。近年来,国家与地方都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相继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促使企业加大治污投入,实现清洁生产。东部产业集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治污过程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产权制度不明晰也制约了治污的积极性,高昂的治污成本,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3.人工成本。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8年国家开始实行了新的劳动合同法。新法规要求企业要依法为工人上足三险,支付加班工资。此外,一些地区还相应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些新法规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特别是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企业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4.融资成本。针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以及资产泡沫,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并且要求商业银行严格审定对外贷款。贷款利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但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以及贷款审定,造成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企业资金链出现紧张,有的企业被迫转向风险极高的民间资本。

  5.出口成本。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处于较快的增长趋势,出口结构中污染性、低附加值产品还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国家出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减少贸易摩擦的考虑,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服装、鞋帽、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大幅度降低。在汇率方面,集群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企业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通常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但企业在涉外合同签订到最后结汇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期间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最后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资金结算,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形。

  (二)需求因素

  1.国外需求。2008年以来,美国次级债风波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国际需求的下降,外贸出口减少。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出口仅仅增长8.9个百分点。此外,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的消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集群企业的出口需求。

  2.国内需求。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传导至国内,开始侵蚀居民的货币资产,消弱居民的消费能力。在高企的生产成本和萎缩的需求双重打压下,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投资意愿大幅度下滑。此外,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滑,使居民和企业的财产更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进一步压缩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企业的投资倾向。

  东部产业集群整体性风险决定性内因分析

  (一)同质低端

  低门槛以及低技术含量是东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众多企业最初进入集群时资金、人员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简陋;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要求较低,以传统手工业劳动或简单机器操作为主的生产过程不需要大量经过长期严格培训的科技人才,普通劳动工人只需要很短的培训时间就可以掌握生产机器的操作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因此,东部产业集群利润的主要来源并非是具有创新作用的高端产品研发及生产,而是基于市场扩大条件下,标准化的同质低端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二)出口依赖

  东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改革开放后国际间的资本与产业转移有很大关系。许多外资企业,鉴于当地生产成本和社会环境的压力,将部分或整个生产基地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国大陆低廉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较低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生产活动。这些投资,最终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以对外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集群,集群产品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当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又缺少国内需求进行有效补充的状况下,集群将遭受巨大冲击。

  (三)创新惰性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可以是新方法、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以及新组织。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东部产业集群陷入困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集群内部缺乏创新的动力。以共同社会商业文化以及人脉关系为基础的东部产业集群,企业间紧密的社会关系弱化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成本,容易产生协同与溢出效应,为集群创新提供便利。但无障碍的交流活动容易造成企业难以拥有自身的“秘密”——独有的产品与技术,制约了创新的产生。因为创新一旦在集群内某点出现,创新的成果就会通过企业间的交流在集群内部迅速被模仿,许多企业可以通过“搭便车”方式,在享受创新成果的同时,而不必承担创新的风险;此外,创新活动本身是一项高风险高智密型活动,大量的研究费用,复杂的技术要求,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均超过了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造成企业安于现状,致力于同质低端产品的生产和竞争,失去对高端创新产品的研发动力。

1 2 3 4
浏览[727]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