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猪价一路飙升,2007年,疯涨的猪价千年不遇,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我们不仅尽所能养猪,同时培训了一大批养猪能手,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赚了钱。赚了钱后,我并没有买车买房,而是在养猪的同时,我把赚来的钱全部拿来投资,我先后建起了黄鳝泥鳅水产养殖场,土鸡、虫子鸡养殖,还建起了果园、农家乐等产业。
2005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并每年都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农户产品价格一步一步升高,我所有的产业都盈利不错,以养土鸡为例,每只土鸡的纯利稳定在12元以上,而一只鸡的成本也不过15元左右。赚了钱,昔日被村里人公认为最笨最没出息的笨孩子,被人们冠以“有志气、有出息、有眼光、有能力、村里聪明的人”等字眼。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广东、江浙一带的工厂大批倒闭,很多人开始失去工作,农民工开始纷纷返乡,我们不到200人的小村,外出打工的30几人中就有10来人失去工作返乡。我的老家还很穷,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然而就在2008年,我们村还没电话,路也没修通,回老家搞养殖种植显然不现实。经过多夜思考,我决定把原本用来买房的钱拿出来开了餐馆。一来餐馆需要的人手多,二来我们村有几个人学过厨师。
本着这个简单的想法,我的“背篓人家”开业啦,我本不指望“背篓人家”能为我赚多少钱,但我的餐厅开业后一直非常火爆,很多有钱人见了后找到我要求加盟,但我不急,我想再把“内功”练好一点,我想把我们的湘西文化融于到我的餐厅中,想把五溪风情融于到餐厅中。
现在,我的事业虽然不是很大,但我没贷一分款没借一分钱,凭自己的双手和勤劳,以及对政策和机会的把握,我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和天空,我的三个企业虽然不大,但个个盈利,并养活了一百多人(至于今后,如果你有一天听说有一个“土匪寨”,寨子的人安居乐业,家家富有,那可能就是我的家乡,我所住居的村庄)。
自媒体报道以来,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我的创业事迹来,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做什么好,做什么能赚钱。以我个人的体会:项目没有好坏之分,适合你的,你喜欢的,社会需求的,就是好的,就能赚钱。
创业初期可能苦,可能累,但并不难,只要你做的是你熟悉的事,是你喜欢的,是社会需求的;只要你把握好政策和机会,创业就不难,赚钱就不难。
支招:创业者要要注意的问题
一、速度快不得投资创业要按程序办,这是不能违背的规律。快,断裂发展过程。企业的成长同人一样,任何过程的跳跃与阶段的短缺都会导致脆弱生命的夭折,至少是埋下隐患。
快,打乱系统平衡。企业全部活动的结果是销售收入。这个结果由若干个单元,在系统的平衡运动中产生。如果你套用一套制度,或组织个班子花几天搞出一套制度,而不是从你企业的实际出发慢慢形成,那么,系统的混乱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快,破坏生存基矗成功创业的愿望一旦遇到诱人的项目就会燃烧起来。愿望毋庸置疑,问题是,任何新的项目和新的领域都会有风险。
风险通常来自两个方面,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所必须的能力。前者会在前进中逐渐变得清晰,后者也会在摸索中逐渐获得。只有当冰山浮出水面,又有了可以把握的底数,方可最后下决心。快,失去掌控主动权。以营销计划为例。一个有规模的市场营销计划,在实施中会碰到许多不曾预料的事,甚至全盘推翻原来的计划。
如果在执行中走得过快,就会与系统不能协调,直接碰撞的是:财务预算和现金流量;生产系统对新市场特点的适应;现有工艺技术对市场细分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动摇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二、起点高不得在投资中一开始就追求高起点的,能够运转起来,生存下去的很少。
创业是一个事情的初始,初始的东西总是小的。在经济生活的现实中,你会发现,企业的强不强与大小无关。小的未必弱,大的也未必强。小企业往往把产品做得很专业、很精密、很细致、很特色、很有深度。小是美,小是强,投资从小开始是正路。
三、规模大不得规模失当导致投资失败通常不易被人察觉,但它却是一个巨大的隐性因素。
不适当地扩大规模,其颠覆作用发生在三个致命处:一是把投资者本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增长的能力,过早地推到了极限,由此发生混乱与失控;二是对投资对象的内涵,本应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加深认识和理解,却在一步迈大的过程中省略了。三是绷紧了资金的链条,应该是宽松有余的资金链条,被拉紧再拉紧,以至于完全没有松动的余地,一旦绷断则运转就中断了。
对于规模,不是说小就是好,而是要适当。什么叫适当?
规模的适当相对于:1、行业种类。比如鲜花店、网吧、美容院、食杂店等,它由周边辐射的居民数量决定,怎么可能做大呢?连锁则另当别论。相反,搞农业种植养殖,小商品批发,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盈利。
2、市场容量。企业规模要与市场需求量相适应。
3、开拓能力。规模设定一定要与你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可能具备的市场开拓能力相适应。
4、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供给必须持续到良性循环的那个时点:销售收入开始进账的那一天。这时,企业运转的耗费才开始得以补偿。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资金是不断地投入且不能中断。如果资金的准备不能维持到这一天,投资的项目就会夭折。
5、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形成,建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既然能力的产生是实践的过程,投资规模就要与管理能力相适应,否则便将败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