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借来3000元,开了林苑冷面店,以实惠、清洁吸引顾客。一天,刘新在街上听两个人说:“到林苑吃小土豆去。”受此启发,第二天,刘新就把自己小店的牌子换成“小土豆酱菜馆”。为了使自己的酱菜风味更独特、口感更美妙,刘新四处收集民间烹调小土豆的技术,还利用多种中药配制小土豆汁,在烹调时加入酱油、肉、香菜等。这道菜一问世,就名噪沈阳。刘新的生意火爆起来。
点评:刘新怎样走出失败的阴影?
向生意好的饭店学习,取人之长,并突出自己的特色——实惠、清洁;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心声,潜心发掘消费需求,果断地把冷面馆改成酱菜馆;向民间烹调技术学习,并对之进行改进。要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学习(向同行、向消费者、向民间学习),也需要改进。
“学习+改进”是走出失败阴影的可靠保证。
6、1000多万元全赔了,怎么办?
骆超,北京三一盛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咨询顾问。
骆超从小就喜欢做生意,从服装、小百货起家,事业飞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骆超投资1000多万元,进军餐饮娱乐业。仅仅11个月后,自己的1000多万元就全赔光了,还欠了债。为了还债,他只得把自己在山东经营的企业全部变卖。他从一个千万富翁变成了一个无产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兴起了直销热,骆超成了某直销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经过三年的努力,骆超就成了那家直销公司在中国最著名的经销商之一。在那家公司的几年中,骆超向世界级的营销大师学到了很多东西。2001年7月,骆超创建了北京三一盛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点评:约翰·洛克菲勒说:“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人虽然不能选择成败,但可以选择怎样对待失败。不管失败是多么地惨重,如果你都能够重新再来,那你就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失败者,只有跌倒后不再爬起来的人。
骆超是怎样从失败中崛起的?
心怀野心,在打工中向下营销大师学习,为东山再起创造条件。
在失败后,只要野心不灭,我们就有前进的动力,就有前进的方向,也就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如果你的野心被失败击碎,你就永无出头之日。
在失败后,向大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实力,感悟成功的秘诀,就可以把东山再起的希望变成现实。如果在失败不善于向失败学习,不善于向成功者学习, 就不可能转败为胜。
“野心+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转败为胜。
7、怎样把5万元变成1300万?
许盛从5万元起步,投资期货,到2008年资产达到1300万元。
1993年,高中毕业前,许盛参加了一个期货培训班。随后,他用5万元开始期货投资,这次投资让他亏损2000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到2003年5月,当年投入的5万元却变成了45000元。回顾这段经历,许盛说:“这四年,我等于读了一个大学,专业是期货。”这四年,让许盛感悟出:做期货就是做自己。让他懂得了:做期货不必去幻想每笔交易可能实现的最高收益,应该考虑每笔交易可能实现的最大亏损,在准备好最大亏损的情况下,才会拥有一份从容的交易心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克服因为行情出现意外而被强化的贪婪或者恐惧。
点评:许盛在期货投资方面的成绩比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出色。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学到的,在实践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多半是在失败中学到的。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勤于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思考,我们就能在实践中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就能创造出奇迹。
8、索罗斯是怎样从失败走向成功的?
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找工作,索罗斯一次又一次碰壁,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尽管索罗斯很珍惜这个机会,尽管索罗斯工作很努力,但业绩却让人不敢恭维。失败让索罗斯猛然醒悟:我是经济学院的毕业生,我应该在金融领域施展才华。
怎样才能进入金融界呢?
索罗斯经过苦苦的思索,终于想出一个他自以为很高明的办法——给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总经理每人发一封信,推销自己。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一位总经理打电话约索罗斯见面。索罗斯很激动,经过一番精细的准备,索罗斯去拜见那位总经理。一见面,那位先生就对索罗斯说:“年轻人,你把我的名字给拼错了。”总经理还劝索罗斯:“要想在金融机构谋职,就不要在伦敦浪费时间了;要相想在伦敦谋职,就远离金融圈。”
不久,一家金融公司录用了索罗斯,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想在公司雇佣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匈牙利人。进入公司,索罗斯总想搞点创造,总是挑战公司的陈规陋习。没多久,索罗斯就被解雇了。
这时,一位同事建议他到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去发展。来到华尔街,索罗斯如鱼得水,干得很出色。
点评: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祖胜说:“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炼,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金融“鬼才”索罗斯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
失败后,怎么办?
一般人经过几次失败的打击,就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就开始委屈自己,让自己的才能迁就平淡的工作。这是通向贫穷的一条坦途。索罗斯在失败后,致力于为自己的才能寻找最好的舞台,庆幸的是他很快就找到了。在失败后,找到自己最能干好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这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