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研究发展迅速
近年来,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IEC)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明显加快了电动汽车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ISO已发布标准26项,正在制修订标准11项;IEC已发布标准14项,正在制修订标准16项。国际汽车强制性法规体系UN/WP29也加快对电动汽车强制性检测内容进行研究和修订工作。
同时,美日德等国在采用相关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电动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例如,美国电动汽车标准主要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负责制修订工作,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32项,正在制修订标准43项,其中有27项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十二五”期间,我国亦将积极支持电动汽车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旨在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全面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
可卷曲微型超级电容在美问世
当手机电源耗尽时,不再需要四处寻找充电器和电源,而只要将其与身上的T恤相连,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这并非痴人说梦,科学家正在将其变为现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9日报道,日前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率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和韩国三星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可织入纺织物中的柔性储能装置。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化学权威学术杂志《应用化学》上。 研究人员称,这种柔性超级电容在未来将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将其与该团队此前研制的一种柔性压电式纳米发电纤维结合在一起,作为储能装置,就可生产出一种可自给自足的“发电T恤”。这种T恤将为穿着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心跳、步行甚至微风就能使其产生电流,足以满足手机、小型传感器(如消防员身上所携带的毒气传感器)等小型电子设备的用电需求。
慢速内存和快速内存可“合二为一”
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0日报道,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器件,该技术被认为是计算机内存研发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将使大规模服务器群更节能,并使计算机的启动变得更快。 计算机存储器件传统上具有两种类型。慢速内存器件通常被用于诸如闪存这样的持久性数据存储技术中,其允许人们长时间保存信息,因而也被称为非易失性器件。快速内存器件则允许电脑快速运行,但当计算机处于关机状态时无法保存数据,对持续电力的需求使其成为易失性器件。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团队现在开发出了一个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器件,该器件可同时执行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器件的功能,并可用于主存储器中。该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保罗·弗莱宗表示,新开发的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也许会对现有计算机内存产生革命性影响。
用于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现有非易失性内存使用单个悬浮栅极,其在悬浮栅极中存储电荷来表示器件中的“1”或“0”,也就是一个信息位。而使用两个悬浮栅极,器件就能在非易失模式中存储一个信息位,并像现有计算机的标准主存储器那样在快速、易失性模式中存储一个信息位。
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对某些计算机问题可产生重大影响。其将允许计算机更快地启动,因为此时数据已被存储在主内存中,计算机不必再从硬盘检索数据。该新器件还允许“按计算量比例分配电力”(power proportional computing)。譬如,像谷歌等使用的Web服务器群,即使在用户活跃度较低的情形下也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其原因就在于服务器群无法在不影响其主存储器的情况下关闭电源。
弗莱宗指出,双悬浮栅极场效应晶体管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数据将被快速存储在非易失性内存中,检索就变得很快。这将允许在低用户活跃度时关闭部分服务器内存,同时也不会影响性能。弗莱宗还表示,研究团队已对该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器件在易失性模式存储数据时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寿命。(冯卫东)
新技术将计算机芯片缺陷变为优势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技术,可通过重新排列半导体中的原子空穴,来调节掺杂其中的杂质属性。尽管该技术目前只在实验室中获得成功,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对于未来的工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随着手机和计算机芯片的持续小型化,半导体中单个原子的行为表现将日显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