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观念里,出色的企业风险管理意味着深入研究、细致分析,以及精准执行精心雕琢的实施方案。高度聚焦业务优化与持续改进,这在过去无疑是明智之举。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在当下这个数字化变革持续且迅猛的时代,变化的节奏急剧加快,常常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而非线性发展。在众多行业领域,诸如Airbnb、Netflix、Shein、Temu、OpenAI等全新的竞争对手,借助日益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机器学习算法、连接买家与卖家的创新模式,以及其他新兴技术,重塑了行业格局,创造并获取了全新的价值源泉。许多行事过于谨慎,或当下转型步伐迟缓的品牌,正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高风险,甚至可能走上消亡之路。 阳狮集团前首席数字官、《重塑商业灵魂》作者里沙德·托巴科瓦拉指出,过去三十年,我们历经了三个 “互联时代”,这些时代改变了我们的连接与商业运作方式——从电子商务到智能设备,再到5G、虚拟现实、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而我们才刚刚开始领略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性影响。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选择丰富、获取便捷、信息充裕的世界,购买阻力(即那些拖慢、复杂化顾客购买流程,或增加购买成本的障碍)正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曾经仅凭尚可的产品就能立足的企业,如今已不再具备这样的优势——优步、Lyft和Grab等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颠覆便是例证。仅仅 “过得去” 已远远不够。面对这些深刻变革,若仍秉持 “无限渐进主义”,即认为只需对过往业务稍作改进,便可能在竞争中败下阵来。面对持续加速的变革,因循守旧但求略有改进,或许看似安稳,实则可能是风险最高的选择。
创新者的(新)困境 在位企业低估颠覆性技术与新兴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这并非新问题。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的经典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便已指出。如今,变革速度加快且程度加深,创新者面临的困境愈发棘手,若应对不当,后果更为严重。 尽管多数转型以失败告终——麦肯锡估算失败率达70%,但并非多数高管未意识到企业面临的困境。麦肯锡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超80%的高管称创新是企业的前三大优先事项之一,然而,仅有不到10%的人对公司的创新表现感到满意。 lixPartners在2024年的 “颠覆指数” 研究中发现: - 65% 的受访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面临高度颠覆。- 56% 的人预计未来一年将遭遇重大颠覆。- 61% 的人认为公司适应速度不够快,难以在颠覆中保持领先。- 78% 的人觉得难以确定应优先应对哪些颠覆性力量。这种新的创新者困境的核心在于,认知虽多,但大胆行动不足。
零售业谨小慎微转型之殇 若无法跟上颠覆的速度,选择缓慢稳健的创新步伐,市场需求与企业供给之间的差距将不断拉大。一旦差距显著,便很难追上那些目标更高、行动更快、决策更果敢的竞争对手。 这在零售业体现得尤为突出。我在零售业从业四十年,历任高管、顾问及战略咨询师。例如,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百货商店,其市场份额不断被奥特莱斯零售商(如TJMaxx、HomeGoods、Ross Stores等)、美妆专业品牌(如Ulta、丝芙兰)、亚马逊等竞争对手抢占,超快时尚带来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尽管这些变化已持续二十余年,但梅西百货、杰西潘尼、诺德斯特龙等连锁企业,近期的转型大多谨小慎微。它们主要在维护以购物中心为基础的传统业务模式,频繁高调宣扬各类新举措,同时关闭数百家门店,并多次削减成本。 这些保守举措不仅未能阻止市场份额下滑,价值还显著流向新兴竞争对手。截至本文撰写时,Ulta虽仅销售美妆产品,占多数百货商店收入的20%左右,但其市值已超过北美五大百货商店总和。TJX(旗下拥有TJMaxx、Marshall’s、HomeGoods等奥特莱斯品牌)股价在过去五年翻倍,而主要百货商店股价则集体大幅下跌。Ulta和TJX重新定义了传统百货商店的价值主张,将产品与服务聚焦于更细分的目标客户与产品类别,摒弃了产品必须在区域购物中心大型门店销售的传统观念。
求稳实则危机四伏 我常问客户:“世界已发生巨变,为何你们改变甚少?” 答案往往复杂,但多源于不愿直面恐惧,未能充分认识到因不愿大胆行动而不断增加的风险。作为人类,我们并不擅长理解恐惧。进化生物学使我们天生具备 “战斗、逃跑或僵住” 的应激反应,面对熊的攻击时,这反应很有用,但面对那些阻碍我们发展,甚至可能拖垮我们的事物时,却无济于事。 以零售业为例,Bed, Bath & Beyond、百视达和博德斯的倒闭,根源在于未能意识到,维持现状最终是风险最高的策略。这些曾占据主导地位的零售商名字皆以 “B” 开头。未能顺应时代转型、如今陷入困境的零售商不在少数,且数量仍在增加。 若想缩小当前渐进式发展与理想状态的差距,避免陷入谨小慎微转型的误区,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风险。我们要充分认识、量化并承认不作为可能付出的巨大代价。要理解阻碍我们前行的恐惧根源。要接受不完美,正如赛斯·高汀所说:“若失败不是选项,成功亦非必然。” 我们还需采取实际行动,在日益动荡与不确定的世界中加速发展。比如,培育实验文化,将复杂艰巨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易于管理的小部分,即 “化整为零”。如此,我们便能在每个阶段重新评估,决定是停止、重新规划、调整方向还是加速推进。 当意识到求稳往往风险最高时,我们应明白,面对加速的行业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加快行动速度,并大胆决策。这并非鼓励鲁莽行事或盲目冒险,也不完全等同于硅谷 “快速行动,打破常规” 的理念。正如格雷厄姆·格林所言:“毁灭亦是一种创造。” 我们常需打破旧有模式,才能催生新颖强大的事物。但只要能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快速行动并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效果因人而异,若我是你,便会加快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