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领导者的个人生活与职业危机叠加时,试图硬扛往往适得其反。卓越的领导力不在于掩饰挣扎,而在于建立一套应对机制:从自我认知到寻求支持,再到将韧性植入组织体系,从而在风暴中保持稳定与前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挑战很少会逐一降临。领导者们可没有这样的 “奢侈待遇”:先应对个人挫折,恢复之后再去处理职业上的难题。更多时候,两者会同时发生,压力成倍增加,判断力也变得模糊,每一个决策的风险都随之提高。 艾米丽”的经历便是如此。我们曾与她共事,当时她担任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正面临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与此同时,她长达八年的感情也走向终结。在工作中,她要应对一系列高风险的领导层变动,包括一位备受信赖的领导退休、决定如何处置一位表现不佳的高级副总裁,以及关乎公司快速发展轨迹的继任决策。而在家里,她和十几岁的女儿正准备搬出去,同时还要处理共同财务问题,并应对分手带来的痛苦。 这种工作与生活的重叠情况,远比领导者们公开承认的要普遍得多。例如,56% 的美国员工表示,家庭中的压力和焦虑会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而工作场所的压力也是家庭冲突的主要诱因之一。压抑这些挑战并不会让它们消失,反而会损害健康、打击士气,影响团队表现。领导者们需要一些既切实可行,又能长期持续的应对策略。通过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合作(凯瑟琳担任高管教练和主题演讲人,珍妮则是高管顾问以及学习与发展专家),我们总结出了四条策略,帮助领导者们在面对个人与职业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时,保持清醒并坚韧应对。
1. 承认生活的复杂性 麦肯锡的研究表明,关注自身福祉的领导者,更能保持头脑清醒、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表现。第一步便是自我认知。领导者们常常幻想能够将个人生活与职业角色完全分开。但实际上,一方的动荡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另一方,假装没有影响只会徒增压力。真正的沉稳源于坦诚。 艾米丽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她向自己承认,自己已经精疲力竭:在工作中分心,在家里情绪耗尽,难以维持一贯的标准。这并非因为她不够尽责,而是因为她也是人。她没有强行支撑,而是停下来重新调整。她花时间思考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重新安排日程,并规划好何时以及如何向直属经理、团队和跨职能伙伴汇报最新情况。她并未事无巨细地和盘托出,仅透露了为设定合理预期、保障关键优先事项所不可或缺的信息。这种有目的的透明度帮助她重新获得掌控感,并维护了信任。 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 正视情绪:明确自己的感受,比如疲惫、悲伤、迷茫等,这样你就能以理性回应而非本能反应。 - 调整预期:确定当下 “足够好” 的标准是什么。 - 提前规划:决定要分享什么、何时分享以及与谁分享,在坦诚和目的之间找到平衡。 并非每位领导者都能从所在组织或经理那里得到同等程度的支持。有些环境鼓励表露脆弱,而有些环境仍将其视为软弱的表现。目标并非过度分享,而是无论周围支持程度如何,都能保持足够的清醒,以负责任地领导。承认生活的复杂并不会削弱权威,反而能建立真实感,并为坚韧树立更健康的标准。
2. 恢复与更新 坚韧并非要表现得无坚不摧,而是要有意识地恢复:不断补充自己的精力、目标和专注力。你在承受实际压力的同时,通过选择建设性的方式向前迈进,从而发挥领导作用。 对艾米丽来说,恢复首先从自我调整开始。她意识到自己的精力分散在太多事务上。于是,她养成了一些小习惯来帮助自己重新集中精力:参加心理咨询、通过长时间散步来排解压力,以及和女儿一起营造新家的温馨氛围,创造一些快乐的小瞬间。一旦内心平静下来,她开始向外寻求改变。她有选择地进行授权,并非随意推卸工作,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决策上。她还引入了一些小的调整,包括制定结构化的会议议程、预留不受干扰的思考时间,以及由同事主导的工作汇报,以在不增加团队负担的情况下保持团队的稳定。 研究也支持这种重新审视的观点:美国心理学会将坚韧定义为在逆境中良好适应,而非否认困难。真正的坚韧并非快速 “反弹”,而更多在于持续向前发展。这依赖于体系,而不仅仅是意志力。习惯、界限和调整能为团队创造可依赖的稳定性,即便个人情况发生变化。 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 建立恢复习惯:散散步、反思一下,或者与重要的人交流。 - 重新规划工作负荷:在交接任务之前,明确优先事项并简化流程。 - 调整节奏:职业生涯如同四季更迭,要认识到自己何时处于维持阶段,并接受这就足够了。 实现这种从追求快速前进到注重自我保护的思维转变,需要重新定义成功。在高压环境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展示在个人困境中稳步、有目的的进步也是一种成功,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3. 以放大影响力的方式寻求支持 即使是高级领导者也需要支持,尤其是当个人和职业危机同时出现的时候。在经历分手的过程中,艾米丽在工作中面临着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是否要与一位长期任职但表现不佳、给公司业务带来沉重负担的高级副总裁分道扬镳。她知道拖延这个决定可能会延长公司的不稳定状态,但立即行动会在短期内增加她的工作量。她没有独自承担这一重担,而是寻求了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的意见与支持。他们的支持让她坚信与这位高级副总裁分道扬镳的决定是正确的,也为她提供了行动的信心。 她还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请求,即聘请一位行政总监来承担运营职责,确保过渡期间的工作连续性。这让艾米丽能够将精力集中在诸如企业文化、公司发展和利益相关者协调等高风险问题上。然后,她与团队进行了策略性的预期设定。她期望直属下属能够全权负责各项计划,从制定战略、做出关键决策到执行解决方案,无需等待她的批准。通过这样做,她得以锻炼团队的领导能力,提高团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这种 “放大影响力” 的思维方式,即在寻求恰当帮助的同时,为他人创造领导空间,使艾米丽既能保存精力又能取得成果。这也为实际中的共同责任树立了典范:一位领导者既要足够强大,敢于寻求帮助,又要具备战略眼光,让所寻求的帮助发挥作用。盖洛普的研究表明,被赋予权力的员工敬业度更高,工作成果更出色,而麦肯锡发现,分散决策能够提升组织健康度和长期绩效。 通过强化责任和支持的规范,艾米丽不仅放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还增强了团队的集体效能,即团队成员对共同成功能力的信心。这样一来,她建立了信任基础,使她在需要时能够暂时抽身,完成分手协议、与女儿搬入新家,并重建个人生活的稳定,而公司业务也不会因此失去动力。她所建立的体系和团队的力量成为了她的安全网,让她在个人恢复的同时确保职业的连续性。 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 向上提出一项战略性请求:确定单个具体请求,诸如资源重新分配、角色重新设计或者争取高层支持等,以此释放开展高影响力工作的潜能。例如,在过渡阶段申请临时项目管理支援,亦或是请求暂停某个低价值项目。 - 向下提出一个策略性请求:将一项计划的全部责任,包括权力、可见度和决策权,交给一位团队成员,以培养能力,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 将请求描述为成长机会,而非自身不足:将这些请求定位为加强各级领导深度的机会,而非自身压力的表现。
4. 将韧性融入体系 危机暴露了个人努力的局限性。领导者无法独自承受每一次冲击,也不应该这样做。麻省理工学院和麦肯锡的研究发现,拥有清晰决策框架和分散权力的组织,在面临干扰时能够更快适应并表现得更好。通过将可预测性融入工作流程,领导者可以确保即使个人和职业挑战同时出现,工作仍能保持推进。 随着艾米丽个人精力的减少,她意识到韧性不能仅仅依赖于自己的耐力,还必须融入组织的设计之中。当她的公司同时面临领导层变动和市场压力时,她将重点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系统层面的实践。她没有启动新的转型工作,而是在现有企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将结构性改进融入正在进行的工作中。这种方法使她能够借助公司的发展势头,而不是制造新的复杂情况。 她的领导团队采用了一种严谨的节奏:先审视事实,再讨论影响,接着解读意义,最后做出决策。这种节奏使决策界限更加清晰。领导者们在各自的领域内解决日常运营问题,只有最具战略性、跨职能的问题才会向上汇报。这些举措不仅在艾米丽需要额外支持的时刻稳定了局面,还将韧性融入了组织本身,使进步更具可持续性,减少了对艾米丽持续干预的依赖。 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 审查定期会议:它们是否遵循一个共同的结构以保持专注? - 明确决策权限:哪些决策可以在本地做出,哪些需要向上级汇报? - 简化流程:使用一致的框架(比如艾米丽使用的 “事实→影响→解读→决策” 方法)进行战略对话。至少标准化一个核心工作流程,以消除瓶颈和模糊性。 最好的体系不仅能在危机中支持领导者,还能将清晰的思路和明智的判断融入组织本身,确保在任何领导过渡或考验中,组织的表现都能持续稳定。 面临个人与职业危机交织的领导者,往往会陷入过度执行的陷阱,试图承担更多、行动更快,或者掩盖压力。这种本能反应可能在短期内带来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削弱工作表现。持续的韧性需要不同的方法:承认现实、补充精力、以放大影响力的方式寻求帮助,以及建立在环境多变时仍能保持稳定执行的体系。艾米丽的选择体现了这种转变。她坦诚面对自己,养成恢复习惯,提出战略性和策略性的请求以扩大责任范围,并制定操作规范以减少对她个人的依赖。这些做法不仅稳定了她的状态,还强化了她的团队,提升了整个企业的稳定性。 那些成功的领导者,并非独自承受每一次冲击,而是能够调动各方支持、构建可拓展的韧性体系,且为塑造未来关系与做出关键决策,留存精力与专注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