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焦虑。虽然它解放了我们的时间,使我们能专注于更具战略性和创造性的任务,但同时也让许多人对自身的角色和未来感到不安。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引发焦虑的原因,从变革速度的失控到职业意义的丧失,再到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情绪反应。通过自我剖析与情绪管理,领导者可以转化焦虑为动力,以更加清晰和理性的方式应对技术变革中的挑战。
21世纪的创新令人惊叹,但同时也带来压力。颠覆之举本质上会引发焦虑,因为它要求我们突然改变,一头扎进未知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颠覆性的创新之一。无论它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是致使大量工作岗位被颠覆,它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带来压力。因此,组织内部的人工智能变革引发强烈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我交谈过的大多数领导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每天都会使用人工智能,他们看到了人工智能能够将我们从常规任务中解放出来,使我们专注于战略、创造力以及人际关系的潜力。许多人已逐渐将人工智能视作某种伙伴与导师。一位首席战略官曾欣喜地告诉我:“我再也不用对着空白页面干瞪眼了。” 然而,与此同时,大多数人觉得人工智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着白领阶层。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人工智能还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不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司在推行人工智能变革时,采用了他们认为技术尚未成熟的方式。他们所领导的团队成员,对这些工具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担忧,而他们还得在引入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保持团队的积极性、协调性与高效运作。 因此,这些领导者感到焦虑,你或许也有同感。不过,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剖析自身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本文中,我将首先探究人工智能引发焦虑的原因。随后,我会分享一些方法,帮助你认清并梳理自己的情绪与价值观。你所发现的或许无法独自改变人工智能在你的组织或社会中的发展轨迹,但它将赋予你一种能力,即便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你也能明确自己是谁,以及想要如何领导和行动。
理解人工智能引发的焦虑 对人工智能感到焦虑并非不理智,事实上,这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我们的神经系统本就会对突然的变化和感知到的威胁做出反应。当人类失去控制或面临不确定性时,我们会感到压力与焦虑;我们的身体会启动威胁应对机制,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荷尔蒙,让我们做好行动准备——要么逃避,要么抗争,要么僵住不动。 我总结出了面对人工智能时,引发这种反应的三个常见因素: 焦虑因素一:对变革速度缺乏掌控 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发展走向,我们大多数人几乎无法掌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于发展前沿的公司,如Anthropic、OpenAI、微软和Meta等,而监管却远远滞后。媒体头条大肆渲染,首席执行官们关于裁员的公开言论更是加剧了无助感。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让我们应接不暇。感觉人工智能似乎日益智能,而我们却……没有跟上步伐。作为回应,尽管我们可能不会在办公室里真的抗争或逃避,但身体里荷尔蒙的激增可能会以过度工作、脾气暴躁、微观管理、消极怠工……或者干脆逃避令人压力倍增的周二,又或是逃避一场你惧怕的例行会议等行为表现出来。哪怕只是一次沟通不当的人工智能推广,或者随意提及裁员,都可能像在野外看到捕食者一样,触发身体的恐惧反应。 记者布莱恩·麦钱特(Brian Merchant)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新上任的高管“当着我的经理(现任首席营销官)的面,随意地将她正在微调的ChatGPT模型称为我们的‘首席营销官’。她声称这个模型的表现比我们还好。其实不然,它给出的内容糟糕透顶。但真正的伤害在于,看着一位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的人,不是被机器羞辱,而是被一位利用机器的同事羞辱。” 这样的互动会引发多种情绪,其中就包括强烈的威胁反应。当我们被公然告知即将被取代,而又对此无能为力时,难怪我们的神经系统会做出 “等等,这感觉很危险” 的反应。 焦虑因素二:意义的丧失 这位受羞辱的高管凸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让我们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它削弱了我们所秉持的价值观以及从工作中获得的意义。我听闻有人怨恨人工智能窃取创造力和专业知识,或者认为它助长了草率和懒惰之风。我们工作有诸多原因,虽然金钱很重要,但人类高度重视工作中的自主性,我们需要感受到使命感。当我们将决策交给人工智能时,诸如自力更生、学习或有用性等核心价值观会怎样呢? 齐亚德·博拉特(Ziyaad Bhorat)博士研究人类对自动化的焦虑由来已久,人工智能就是当下的典型例子。博拉特告诉我,对自动化的焦虑根深蒂固:“看到那些工具在完成任务时越来越不需要我们的参与,既令人兴奋又让人不安,因为这表明它们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精通,而我们对这些技术也产生了相应程度的依赖。” 这不仅挑战我们的工作,还挑战我们的人生目标。正如布莱恩·麦钱特所写:“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没有感知能力,是管理层而非人工智能在裁员,但我们也明白,人工智能有很多方式可以‘扼杀’一份工作,比如剥夺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的乐趣,消耗工作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或者以其他方式使其退化。” 焦虑因素三:不愿面对的不适情绪 如同任何巨大的、关乎生存的变革一样,人工智能会引发许多复杂的情绪,而任何试图压抑或忽视情绪的人都知道,这根本行不通。这些情绪总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出来,比如身体疼痛、做出不受欢迎的行为、职业倦怠、决策失误,或者心理健康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工作和领导意味着,我们必须坦然面对自己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否则,我们不仅会被人工智能控制,还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在我与领导者的访谈和辅导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情绪: - 对失去收入、生计以及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事业感到焦虑;- 对变得无关紧要感到恐惧;- 对失去控制和自主决定权感到担忧;- 对孩子找不到工作,或者觉得自己花在孩子大学教育上的钱打水漂而焦虑;- 对变革速度之快感到不知所措;- 对实施人工智能时令人困惑或不切实际的要求感到愤怒;- 当人工智能未达到宣传效果时感到沮丧;- 对资源流失或优先事项改变感到不满;- 因为与机器的互动正在取代与同事的交流而感到孤独;-对组织领导层心存疑虑,怀疑他们并未如实告知你人工智能实施计划对你及团队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剖析你对人工智能的焦虑 理解触发你焦虑的因素,并不意味着你能消除它们。在势不可挡且令人不适的变革中,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坦然接受现实。正如著名的正念教师和学者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那句名言所说:“你无法阻止海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 同样,当今的人工智能时代要求我们具备将情绪置于首位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它们,放下它们,或者采取行动。
从哪里开始呢? 首先,回答几个问题,帮助挖掘你具体的情绪: - 总体而言,我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感觉?什么让我兴奋?什么让我担忧?- 我是担心作为领导者变得无关紧要,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或者两者都有一点?- 我是否担心现在或将来面临裁员压力?- 我是否信任公司在实施人工智能方面做出明智决策?- 目前公司的人工智能战略让我觉得哪些方面不确定?这让我有什么感觉?- 我的团队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感觉?- 我是否被变革的速度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或者与教练、治疗师或导师探讨。我还建议留意并记录你身体发出的信号:胸口发紧、思绪纷飞或烦躁易怒。也许这意味着你应该深入挖掘具体的感受,直到它们不再那么令人不安。最终目标是更加熟悉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真实感受,就无法做出战略性行动,也无法理清头绪。很多时候,我们在变革中浑浑噩噩,对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做出反应,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当我们理解自己强烈的情绪时,就能掌控局面。 然后,思考价值观的作用。人工智能引发了对不确定未来的焦虑,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想到人工智能接管我们的生活,也与我们珍视的价值观相冲突。情绪灵活性是一种技能,它能让我们在忍受焦虑的同时,仍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所以,停下来,识别情绪(通过前面的练习,你会越来越擅长这一点),找出其背后的价值观,并思考建设性的下一步。例如,当董事会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迅速采用人工智能,而你感到愤怒时,问问自己什么价值观受到了威胁。是公平?信任?技艺?还是自主性?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有助于做出战略性决策,这种决策不是由情绪或冲动引导,而是与价值观保持一致。例如,你可以推动分阶段推广,或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而不是做出防御性反应,或者完全忽视这个问题。(如需更多帮助识别和理解情绪的内容,可从此处开始。) 需要明确的是,行动并不总是答案;有时,倾听自己的情绪,然后让它们平静下来就足够了。但有时,情绪是一种信号,表明行为或计划确实需要调整。如果你脑海中对新人工智能政策的愤怒声音挥之不去,那就审视它。思考人工智能在你心中引发的情绪,问问自己:这种情绪是否需要采取行动?有时需要,有时则不需要。无论如何,你都会更加明晰,并且在时机成熟时做好行动的准备。 行动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你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可能包括利用自身影响力改变人工智能实施的政策或做法。它可能涉及你自己提升技能,或者学习如何实施这项新技术。它可能意味着承诺与同事和团队进行一系列坦诚的对话,或者投入到强调人际关系的活动中。但最终,坚定地采取行动是将焦虑转化为积极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作家布琳·布朗(Brené Brown)最近说:“如果你没有感到不安,那你可能没有用心关注。” 哇,这话太对了。我们在人工智能竞赛中 “为人类取胜” 的唯一途径,就是尊重我们最具人性的特质:我们的情绪,尽管它们令人不安和不适。创新带来进步,也带来强烈的情感,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引领前行,就要尊重自己的情绪。记住:对不确定性和变革速度的焦虑,是一种合理的威胁反应,如果我们倾听它,它就能引导我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