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管理趋势
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有何不同?

[作者:胡月晓    点击数:382    更新时间:2019年02月26日]

    2019年以来,上海阴雨天气持续,气象部门谓之为“百年一遇”。在连绵阴雨中,中国资本市场上证综指从年初低点2440一路上扬,直到本周五的2800点附近,仍无停止迹象。市场普遍预期,中国股市年初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虽然已录得约15%的涨幅,但好转还刚刚开始,上涨历程还远未结束。按中国“五行”说法,水属财,今年适逢雨水大“发”,加之货币政策也是伴随边际放松,值此天人合一之际,市场自然要大涨。

  这当然是坊间俏语,但雨水多、财多、股市涨的说法,却是反映了市场的强烈看涨预期。市场预期不会自动印证,今年的印证实际上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即2019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涨,不是人心思涨带来的预期自动印证,而是经济、政策和市场本身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笔者认为,2019年的以下几个变化,决定了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回暖的大趋势和大格局。

  首先,2019年中国经济将走出延续6年的“底部徘徊”阶段。笔者早在2012年就提出,中国经济在转型时期,会经历一段较长时期、5年左右的“底部徘徊”阶段。原因是,中国经济上台阶后带来的“整固”阶段,需要完成增长动力转换、运行机制变更及发展方式变革等经济深层次变化,因而中国经济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以“转型、升级”为阶段目标的“底部徘徊”时期。

  从经济增长动力角度,经济转型是经济体主动将旧增长动力转换到新增长动力上的过程。转型过程中,新增长动力的培育通常要慢于旧增长动力的放弃,因此,经济转型必然伴随有经济增速“下降——走平——回升”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整个转型期间,经济增速会有2次拐点、2次转变过渡期。

  中国经济自2012年进入走平阶段后,目前已在底部平稳运行了6年,从国际经济格局演变态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格局演变态势,基于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等经济内在因素的变化,中国经济2018年已临近“底部徘徊”阶段尾声。2019年,基于中国经济投资回升前景的确定性,以及区域经济新增长级加速蓄势,中国经济将开启离底之旅,走出已延续6年的底部时期。

  其次,宏调政策重心演变,货币环境改善成定局。2014年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可综合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为“三去一降一补”,虽然范围、内涵在政府宏调阐述中保持不变,但政策重点、施政重心,却是随着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等的变化而演变。

  回顾“供给侧改革”进程,显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重点经历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三个阶段。“去产能”和“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提出起始的工作重点,这一阶段以产能过剩治理为核心,时间大致在“供给侧改革”提出至2016年上半年间;2016年下半年起,政策重心显然进入了“去杠杆”阶段,金融市场波动也同步上升;2018年四季度起,“供给侧改革”进入了第三阶段,已基建投资为主要内容“补短板”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得到切实执行。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持续底部徘徊,使得企业日常经营难度上升,叠加基建投资重要性的上升,“降成本”自然就成为了下一步“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当“去杠杆”阶段过去后,货币边际放松就在事实上已呈现;下一阶段的“供给侧改革重心——“降成本”,正在到来中,融资成本偏高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自然就进入了政策视野,“降息”也就成了未来必不可缺的政策选项,因此未来货币环境的改善仍将持续。

  再次,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宏观风险可控性大为增强。“防风险”是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风险点主要是楼市泡沫、金融市场(股票质押、商誉等)风险、信用市场违约风险等。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体系中,虽然不同阶段工作重点有差异,但“去杠杆”的中心地位一直未有变。对宏观杠杆率过高的重视,使得各具体经济监管部门和运行主体,对风险的重视程度都得以提高,而风险的特点是,凡是你注意到的,往往就不会真正发生。

  具体而言,楼市长效调控体质,对楼市泡沫起到了“挤而不破”的事实效果,金融市场运行风险,在行业监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等多方努力下,市场不仅抗住了冲击,而且在基本面上取得了有效进展,在市场平稳中各类风险敞口得到不同程度压缩;对于信用违约增多现象,市场也已逐渐认识到,随着中国大部分产业都进入成熟期,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必然带来经营分化,正是这一产业周期变化带来了散点式违约的增多,即中国信用违约并非周期性的系统违约,因而传染性少,对信用市场的冲击有限。

  最后,IPO“堰塞湖”基本消除,减持、回购新规建成体系,扩容冲击缓解。对比金融危机后中外资本市场走势,尤其让中国投资者感到困惑:2009-2018年间,美国道指由9000点涨到25000点,纳指由1550点涨到6600点,标普500由900点涨到2600点,如若不是2018年末的调整,涨幅还要惊人。

  对比中美经济状况,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了一个台阶,但并未失速,下行有序,增速下降属于经济上台阶后转型期间的正常表现,并且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期间企业经营压力上升,也属转型升级期间的正常现象——市场经济就是通过竞争来促进产业升级进步的,没有压力上行哪来企业进步动力?所谓强劲、稳健的美国经济只是恢复正常而已,从衡量金融体系机能的货币乘数变化,其金融体系机能至今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正常值的一半,表明金融危机对美金融体系的损害至今未完全复原。也正因为其经济内在动力不足,美国企业在货币宽松环境下采取了普遍的回购和私有化行为,使得美国资本市场上“去股权化”趋势显著升高。

  有研究表明,货币宽松和市场利率下降使得美国股票以每年约1.5%的步伐收缩;2009-2017年间,标普指数回购金额达4.5万亿,占同期市场规模的约1/3,2017年末标普指数市场总规模即使在上涨后也仅为16万亿上下。因此,美国股市的上涨,靠的是“缩股”,而不是领先全球的经济。

  中国为解决IPO“堰塞湖”问题,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2015-2018年间IPO家数分别为223、227、438和105家,加上增发等其它股票新增渠道,使得中国股市扩容问题在流动性趋紧的环境下,对市场影响增大。显然,从趋势上看,随着IPO“堰塞湖”水位下降,以及监管部门对增发等行为的规范,中国2018年后扩容已大为放缓,这一进程在2019年后也将延续。


 
  • 上一篇: 为什么说极致的管理,就是极致的伤害?

  • 下一篇: 反思中国的杠杆问题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