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管理趋势
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作者:李迅雷    点击数:390    更新时间:2018年12月23日]

    回眸历史:为何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12年前,我写了一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好多人望文生疑:既然买不起,那怎么买呢?实际上就是敢于加杠杆,向别人借钱来买。

  当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M2规模只有35万亿,A股流通市值只有3万多亿,周边很多人都没有多少积蓄,恩格尔系数高达40%,大部分钱都用在吃和穿上。当时我判断,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余钱会增多,恩格尔系数也会不断下降。在外资大量流入、出口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货币一定会高速扩张,从而助推各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也就是说,如果你与周边的同事们一样,把省吃俭用后剩下来的钱慢慢地积蓄,希望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买房了。但问题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M2的增速,但资产的上涨却与M2同步。最终的结果是,你的积蓄总是够不着自己想买东西的价格。

  因此,“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具有三重含义:

  1.一般来说,想买而买不起的东西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也是价格不菲的稀缺资源;

  2.当你觉得买不起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同样觉得买不起,而只有你的投资思维有别于大众,领先一步行动,才能进入“少数人发财”的队列;

  3.需要倾囊甚至负债投入,才可能有丰厚的回报。如此看来,这一句简单的话要落实到行动上,则非常不简单,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洞察力,也检验着他的胆识和魄力,还有筹措资金的能力。

  如今,M2规模已经达到181万亿,为2006年的5.7倍,广义货币规模全球第一,对应房地产规模全球第一、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股市规模全球第三。因此,当今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到既不缺钱,又不缺资产的时代。

  如果你能够在2006年的时候敢于去加杠杆配置那些在当时看来很贵的资产,如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股市里最贵的股票、贵金属(黄金、白银)及古玩艺术品,一路持有到现在,哪怕中间出现大幅下跌,相信都可以获得极高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中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运用出口导向战略、大力开展土地财政,从而使得货币规模与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如果说90年代之前是商品短缺,资本短缺,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商品过剩、资本短缺;2010年代,则过渡到了商品和资本都过剩的年代,因此就有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去产能、去库存,但产能依然过剩;于是就有了输出资本的需求,海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这些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既然资本也过剩了,那么,12年前资本短缺下“买自己买不起东西”的思维方式就不管用了。因为一是钱多了,二是资产价格也高了。说白了,与10年前相比,投资难度大大增强了。12年前,我还写过另一篇文章——《寻找拐点还是追随趋势》,结论是继续看多、追随趋势,躺着也能赚钱。

  如今,已经中国经济已步入到结构分化的时代,即便趋势看对了也未必赚钱。那么,步入到商品和资本双过剩的时代,究竟什么买还能赚钱呢?如果说过去是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能赚钱,那么,如今恐怕已经到了“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阶段了吧?

  如今什么东西还买不到?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当今商业空前繁荣的时代,似乎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但也有例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眼下实行外汇额度管理,换汇有额度限制,不是你想买多少外汇就可以买多少。但你如果担忧本币会大幅贬值,那不妨买黄金,不论是实物黄金还是纸黄金,不论是黄金期货还是黄金ETF,都可以起到对冲贬值风险在作用。这就是达到了所谓“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的目的。

  即便在一个全面过剩的商业环境下,总是存在某些长期紧俏的或者供不应求的东西,而其背后的原因还是非常值得研究。比如,这些年来,中华软壳烟和飞天茅台都是很难买到的东西,尤其是后者,存放越久,价格越高,不仅有消费属性,还有投资属性。

  因此,把某些供给量有限且有收藏价值的商品作为投资品,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投资方式,如和田玉、翡翠、茅台、片仔癀等,这些商品或受制于原料的稀缺,或受产能的限制,但同时又可以长期保存。由于这类商品能够买到的量通常有限,即便收藏期间价格增值幅度很大,但对家庭资产组合的增值贡献度则未必大。

  但如果你买这些具有投资属性商品所对应的公司股权呢?这样的话,投资规模就不再受到限制,而且也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稀缺商品都有对应的公司股权,但如果有的话,确实可以考虑择机长期投资。

  这世界上有很多供不应求的东西,但有些供不应求只是短期现象,如若干年前,国人排队购买苹果手机,有学生不惜割肾换苹果,现在看来,真是太不值得了。又如,比特币也曾被一路疯炒,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今后区币将替代纸币。但比特币与黄金相比,前者被当作货币只有几年的历史,后者作为货币则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

  因此,对于“价值”的评估需要用历史的眼光。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举国崇尚外烟,“万宝路的世界”占领了中国的体育文化娱乐行业的商业广告;之后,随着国产烟走向高端化,烟民们消费又逐步回归到国产烟,如今,中华烟独占鳌头,成为红白喜事的“标配”。

  国内白酒市场也是如此,洋酒尽管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笑到最后的还是国酒,而且作为小众的酱香型白酒被越来越多高端人士的味蕾所接纳,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其实,这背后隐含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尤其在饮食文化方面,味蕾的传承力量是无可匹敌的。

  因此,在中国,买不到的东西通常与5000年的厚重历史有关;而在美国,买不到的东西则与科技创新有关,因为美国的历史即便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算起,也只有500多年时间。因此,在中国投资,如果能控股拥有传统品牌的国家级企业,一定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但问题是,你不可能买下受国家保护的品牌类企业。

  买不到品牌,但可以买到股份。即便没有买到行业龙头的股份,只有是品牌够传统、够响亮,也大致可以获得高回报。如2002年的时候,我所在的研究所出了一本书叫《未来蓝筹》,选了30个行业中的30个“未来龙头”公司,其中白酒选了五粮液而非茅台,中药选了同仁堂而非云南白药。但即便当时没有选对行业龙头,16年之后也同样获得了超高投资回报率。

  相比之下,当初我们也曾选对了不少行业龙头,但16年下来,累计回报率似乎并不高,如我们选对了宝钢、晨鸣纸业、鲁泰分别为钢铁、造纸、纺织行业的龙头,但累计涨幅远不如传统品牌类的非龙头企业的涨幅大。

  简言之,一是原料稀缺且不可复制的东西买不到或供不应求,二是好品牌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既然买不到,那就投资这些商品或资产所对应的企业股权,其回报率会比较高。

  核心技术也很难买到

  最近医药股跌得很惨,这对于配置较多医药股的投资者又是一大打击。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医疗保障局“4+7带量采购”招标新模式的推出,使得医院平均采购药价下跌50%左右,这对于过去严重靠销售渠道胜出的药企而言,冲击很大,预期利润将大幅减少。

  中国的医改在过去之所以很难推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长期形成的药企-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有很强的抗拒能力,既然生产仿制药可以通过传统的营销模式获得那么大的毛利,那么,在研发投入上就不愿加大力度,创新药在药企中的比重就很低。

  随着今后类似这种集中带量采购模式的推广,国内药企将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创新药,这将导致国内药企的分化和市场份额集中度的提升,具有核心技术的药企将更具有定价能力。从投资角度看,配置医药板块的逻辑应该没有错,因为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但配置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药企上。

  早在16年前我们推出的《未来蓝筹》一书中,就已经把华为作为电子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了,尽管华为有庞大的销售渠道,但它的研发投入规模要远超国内同行。如华为曾表示,“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近4000亿人民币。面向未来,华为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每年150-2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 将有20-30%用于基础研究。”

  正是因为华为的巨大研发投入,使得它在5G核心技术上和专利申报上领先全球。遗憾的是,华为迄今没有上市,投资者也无法买到华为的股权,从而分享华为的成就。如2002华为的销售收入为221亿元,到2018年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增加了26倍。

  不过,买不到华为股权,也可以买类似的具有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的股权。我们把A股市场过去20年的市值前20大公司列表,发现A股市场中大市值公司以金融、地产和央企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偏少。即便有那么几家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估值水平看,并不便宜。

  因此,A股市场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周期性行业占比较大。如果明年科创板推出,则能够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能给投资者提供“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路径。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余地在不断扩大,如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已经或即将开通,可以选择的科技类优秀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此外,QDII也是实现“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间接渠道。

  从历史看,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科技进步,因为科技进步触发伟大企业的诞生,带来新的供给与需求。如美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的辉瑞,互联网传媒的谷歌,计算机通信领域的苹果,汽车行业的特斯拉等,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都非常明显。这些公司的核心技术都不能个人或某个机构投资者可以买到的,但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来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潜力巨大,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中,也一定蕴含着很多投资机会。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全球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的古老文明延续至今的未来最大经济体,因此,在众多国内商品中,具有品牌价值与稀缺性价值的商品与全球其他国家同类相比,其含金量往往有天壤之别。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步入经济减速、结构分化和人口、产业集聚的阶段,过剩导致价格疲弱,无论是商品还是资产均会如此,但人口、区域、产业、行业等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分化带来风险,集聚创造收益,即所谓的头部现象。而稀缺品、品牌效应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等都将有利于形成头部。

  十二年前,A股市场欣欣向荣,那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重化工业化的黄金岁月,GDP也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如今,经济在慢慢减速,股市处在漫漫熊途,估值水平在下移,但这为何被认为是风险而不蕴含机会呢?即便没有趋势性机会,至少还有优胜劣汰的机会和跌出来的机会。不能因为一、两个事件就认为百年老店的品牌就此被断送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被紧箍了,拉长历史看,时间会淡化一切。

  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思考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找到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稀缺、什么样的品牌具有持续扩张能力、什么才是买不到且不可复制的核心技术。


 
  • 上一篇: :改革“突围”与创新“突围”

  • 下一篇: 改革开放要坚持四个不动摇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