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专题论文
疫苗与抢棺背后的中国法治问题

[作者:郑永年    点击数:710    更新时间:2018年09月03日]

    今天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现状既令人担忧,也促人思考“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这个一而再,再而三被提出来的问题。疫苗问题几乎引发全社会的恐慌,江西强行推行新殡葬政策引发民众抢棺砸棺,而早些时候首都北京则发生了整治城市,强行驱赶外来人口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在不断爆发出来,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样的现象会逐步消失。

  尽管所有这些问题其他国家也都会发生,但不会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在其他社会,除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抗争例如人权问题,会波及到整个社会之外,一个领域出现的问题往往只局限于该领域。但在中国,一旦一个领域出现问题,很容易演变成整个体系的问题,引发社会的整体不确定性。而一个社会问题所能引发的这种整体不确定性,又反过来促使有关当局不能理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结果往往是把问题掩盖积累起来。长远来看,这便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指向一个方向,即法治。法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这里包括一个健全法律体系的存在、法律被公正地执行、所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和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因为这些,法律才成为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简单地说,法治是任何一个社会确定性的基础。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社会成员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公正的处理,那么就不会波及其他领域,这个社会就是稳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疫苗等问题便是监管失败的直接表现。监管失败既可以表现为监管制度不存在或者不健全,也可以表现为监管没有执行或者在执行中变了样。

  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是从前积累下来的,也没有有效的制度(例如户口制度)来消化和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但处理方式又没有以法治方式进行,而是简单的运动方式。即使是殡葬改革政策的执行也是法治问题。这方面的改革具有合理和紧迫性,但从改革政策的制定到执行,没有一个环节符合公共政策所应当具有的法治精神。

  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法治问题

  其实法治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显性的案例中,更是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里可以城市小区生活为例来说明。前些年媒体披露过一家顶楼住家把顶楼修改成豪宅的事件。本来顶楼以上就是公共空间了,但住户却把这个空间视为私人的,毫无顾忌地加以占领和扩张。更常见的现象是一楼住户抢占周边公共空间。

  笔者就观察到,有一家一楼住户把自己公寓旁边的公共空间上修了自己的建筑物,结果遭到小区很多家庭的抗议,这家住户不得不把建筑物拆掉;但几个月之后,这家住户又重新盖上了自己的建筑物,其他住户除了气愤,毫无办法。

  这种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能非常有效说明中国的法治问题。这里需要提出来的问题很多,至少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些人是否知道公私空间之间的分别呢?如果不知道,那么就是法治的失败。第二,有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这样做是法律许可的吗?第三,为什么政府的监管会失败?人们可以合理地假定,这样做的行为是不合乎法律的,但为什么政府不去执法呢?第四,社会监管为什么会失败?正因为这些行为不合法,受此行为影响的人会不满和愤怒,但为什么这些人也毫无办法呢?

  其实,无论是疫苗事件,小区发生的抢占公共空间事件,还是城市驱赶农民事件,都涉及三个要素,即权、钱和人,或者政府、企业和社会。简单地说,在缺失法治的情况下,中国难以监管和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里再以小区为例来分析。在中国,尤其在基层,能够这样肆意侵占公共空间的无非是三种人,即有权者、有钱者和社会无赖。首先,监管对有权者毫无办法。在中国,监管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的监管,但权力是分等级的,权力等级低的没有任何办法去监管权力等级高的;即使是监管者在权力体系中位置比较高,但被监管者因为是权力体系内部的,也都可以找到同等权力的甚至更高权力的,来反制被监管。

  在小区这样的基层单位,如果来了一位有权者,那么他(她)几乎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底层的“芝麻官”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对付这位有权者的。这个逻辑也可以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政府。不管哪里,只要监管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并且两种权力同源,而不是普世的法治对权力,那么监管很难有效。

  其次,监管有钱者也比较难。权钱可以交易,甚至可以一体。钱可以用各种方法买通权力(包括监管权力)。这一点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尽管一些人痛恨权钱交易,但一旦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照做不误。钱甚至可以雇用“黑社会”或者地方强人来对付监管和对监管造成“威慑力量”。实际上,稍加分析,人们不难发现,各类医药、奶粉、煤矿等等企业所出现的丑闻,都是权钱一体的产物。

  在权钱一体的情况下,监管只是文字,很难变成现实。很显然,所有这样的公司都是受权力保护的。这也不难理解,企业所在的地方,从官员个人到政府,都是通过不同形式受惠于企业的,尤其是当这些企业成为地方经济的主柱的时候,政府就很容易主动成为企业非法行为的保护伞。

  就社会个体来说,天不怕、地不怕的“无赖”也是可以对付监管的。无赖没有任何成本,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因为没有法治,政府的监管是有时间成本的。尤其是对像非法占据公共空间的住户来说,政府不可能每天都盯着,否则政府的成本会变得非常高。也就是说,无赖总是可以找到机会来逃避监管的。并且,就无赖来说,他们的作为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他们所抛出的问题就是:既然有钱有势者可以如此,为什么我不能呢?

  在任何社会,政府都是监管的主体,监管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政府的监管会失败呢?这里有几个层面的问题可以探讨。

  首先是政府本身并非法治政府。法治政府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政府本身要服从法律。这就是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尽管法律是政府制定的,但政府也必须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如果立法者自己不能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那么就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法治便是不可能。第二,监管权力不受具有等级性的官僚体制的约束。监管必须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如果监管者的能力取决于其权力的级别,那么监管必然失败,因为如上所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就演变成权力游戏。很显然,在这两个方面,中国的监管者几乎面临着不可超越的困难。

  其次,政府的范围。中国是广义政府,政府负有较之其他类型政体更大的责任,甚至是无限的责任。在监管方面,就导致了政府什么都管的现象。但一个什么都管的政府,肯定什么都管不好。且不说前面所说的权力和金钱问题,仅仅就监管的成本、时间来说,监管也必然会失败。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监管便是“一对一”的监管。

  考虑到被监管者是随机的,而政府的监管不是随机的,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十(政府方面)对一(被监管者)”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监管怎样可以持续呢?

  再次,广义政府也阻碍了社会力量尤其是专业力量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监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监管只是这一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人们可以说,成功的监管首先来自社会的监管和专业的监管,如果社会和专业监管失效了,政府就必须承担所有的监管责任,那么监管也必然失败。

  为什么监管在中国经常失败

  社会的监管功能首先来自社会力量之间的互相制衡。就社会力量来说,至少包括如下几类。

  一、媒体。媒体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权力。尽管媒体在中国并非权力一极,但一旦遭媒体曝光,企业或者个人都会受到直接的、巨大的“惩罚”。而这种“惩罚”便是最有效的监管。

  二、企业之间的制衡。这种制衡更重要,来自于“以恶制恶”逻辑。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互相竞争的企业都会互相“关切”,紧紧盯着竞争者的作为。因为都是同行,企业之间的关切是极其专业的关切。这也就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逻辑,即自私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出现。

  三、专业团体的监管。这里以美国的律师团体为例。律师团体庞大,并且以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非法行为”来营生,他们对监管具有莫大的动力。当然,这种监管有优势也有劣势。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医药业非常昂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药业的律师群体的存在,使得这个领域的保险成本非常高。

  四、其他非政府组织。今天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符合复杂社会需要的各种非政府组织也应运而生。尽管非政府组织非常复杂,但它们有意无意也在履行着各种“监管”的责任。

  在所有这些之后,才是政府最后的监管。从这个过程来看,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监管经常失败。很简单,在中国,这些社会力量都没有成长起来,他们的力量很微弱,甚至是缺失的,因此,政府成为唯一的监管者,既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监管者。一旦政府成为唯一的监管者,监管必然失败。

  尽管每次监管失败之后会处理一批官员,但因为问题的核心并非作为个体的官员,而是体制,如果体制不改进,同样的错误会一直重复下去。

  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思考复杂社会的治理问题。传统上,中国社会贫穷而单一,政府比较容易管理。但现在不一样了,依靠政府单一的力量进行管理,成效一定是一个大问题。问题在于,政府本身没有转型,仍然像治理传统社会那样在治理现代社会。政府仍然是一个“守门员”,既不让社会力量成长起来,更不让社会力量进入监管体系;所有的监管体系只是纸面上的,并且是自上而下,没有办法下沉,无法执行。

  再深入一步说,如果要实行真正的法治,就首先必须让社会力量成长起来。法治并非是政府写好一部法律之后自己来执行那样简单。社会力量之间的互相制衡、社会力量和政府之间的互相制衡,这既是法治的本质,也是法治能够生效的大社会背景。这又涉及笔者多次讨论过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个什么都管但什么都管不好,社会又成长不起来进行自我管理的国家不是强国家,而是弱国家和弱社会。只有当社会成长起来,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国家可以从很多方面脱身而专注于其应当管理的领域,这个国家才是强国家和强社会。如果以此来探讨,中国的法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 上一篇: 不做容易的事

  • 下一篇: 从知识的学习者转型为信仰的学习者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