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arketWatch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警告多位美国州长,他们必须关注人工智能崛起所催生的潜在危险,并且呼吁创建监管机构,旨在指引这项极具影响力的技术的发展。 上周六,在出席全美国州长协会会议时,马斯克列出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数种最糟糕情况,声称这项技术将威胁到所有的人类工作,甚至有可能会触发战争。“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他说。 一直以来,马斯克都在大声说出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担心。他帮助创建了非营利研究团体“OpenAI”,该团体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他给美国州长们的建议是,创建监管机构,制定相关监管规定,开始增加对快速前行的人工智能的干预。 “目前,政府甚至都不了解人工智能,”他说,“一旦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人们将会极其害怕这种技术。事实上,他们也应该害怕人工智能。” 人工在智能的支持者们声称,鉴于人工智能当前所处的状态,这样的担忧还为时过早。亚利桑那州州长道格•杜西(Doug Ducey)表示,自己把整个职业生涯用在了努力减少政府监管规定上。他对马斯克提出的创建新监管规定建议表示怀疑。杜西指出,他不确定决策者们除了让人工智能发展减速之外还能做什么。
张亚勤:人工智能会使重复性工作消失 创意性工作产生
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7日在辽宁大连开幕。本届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关于工业革命会使一些人失业的问题,百度总裁张亚勤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出现之后,那些重复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可能会慢慢消失,但是创意性的、更高端的工作将产生。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一些颠覆性影响,包括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去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张亚勤: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一方面,会带来很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确实会让一些人失业,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对于企业也好,对于政府也好,既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又要经过培训和主动的产业选择或者转型,给大家创造更多的机会。
整体来讲,人工智能出现之后,那些重复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可能会慢慢消失,但是创意性的、更高端的工作将产生。我们希望今后不需要工作那么久了,一个星期工作三天,另外四天和家人或者和朋友去享受。
百度本身有很多技术储备,在AI方面,不管是人才也好,研发也好,还有产品。我们把整个公司压在人工智能,看我们的产品也好,看我们目前研发的方向都是朝这个方向来走。
新华网:人工智能目前国内发展情况如何?和国外的差距如何?
张亚勤:人工智能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深度学习使得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变得更加的现实,可以进入产品,进入服务。中国和美国其实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另外,人工智能需要算法、场景、数据和应用。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比如,我们要做无人车,做AI的云或者是智能家具。这些方面我觉得中国的应用场景,因为人比较多数据量也大,经过移动互联和PC互联发展,我们有很多积累。所以我觉得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是会成为全球的领军国家之一。
在算法方面,在理论方面,和国外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是我想未来的四五年,随着研发工作的深入,差距会越来越少,更重要还是数据、场景、应用和落地,这些方面中国可以走得比较快。
新华网:如今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面,人工智能会有自己的意识,您觉得这一天会到来吗?
张亚勤:如果说50年、100年更长的时间我无法预测,但是在未来10年、20年,人工智能是不可能产生自主意识的。大家不需要太恐慌,因为技术发展也是一步一步的。另外,产生自我意识的办法,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人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有自我意识,要让机器做这件事,用人设计的算法,用我们采集的数据,是不可能的。
新华网:您觉得人们要如何学习人工智能,才能在这个时代不落伍?
张亚勤:继续学习,永远去学习。你不一定要成为工程师,如果你的工作本身是有创造性的,本身需要更多思想,需要有行业的合作,我想都会特别有价值。你不需要学习怎么样去编程,也不需要每天怎么样去使用AI。
人工智能时代 哪些行业将会被取代
无论是各行各业,人工智能这个词汇,已经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在家电行业,人工智能冰箱宣传它的物联网模式,可控的冰箱,为家庭带来健康;人工智能电视宣传可通过一键操作,便捷语音,实现更符合用户的绝佳体验。在智能手机等更加有趣互动行业,都在宣扬人工智能,甚至已经开始加入了VR体验。人工智能,一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汇,各个厂家也在尽力发掘自家产品的更多偏向于人工智能的特色,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什么又是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智能时代,行业辞旧迎新
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行为方式去胜任一些工作,帮助人类更高效的完成这部分工作。如果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能够完美的帮助人类做相应的工作,那么,在未来,我们又有哪些行业会被逐渐取代或者减少人的劳力呢?
1、IT行业
前端时间的阿尔法狗与柯洁的围棋大战,造就了人工智能的传奇。那么在未来,对于IT行业,编写代码完全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既快又准确,完全不用再让程序员抓耳挠腮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完全颠覆整个行业。
2、编辑行业
对于编辑行业,智能机器人的加入,可谓是对行业进行了重重的一击。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进行试验,将眼下的新鲜事通过简单描述输入到智能机器人中,可以高效完美的生成一篇报道,并且与人工编辑并无两样,着实令人吃惊。就眼下的科技而言,已经能做到如此地步,那么对于未来人工智能方面,编辑这一行业,可谓是彻底能用人工智能代替。
3、肿瘤学家
在人类的历史上,疾病的困扰一直是一个难题。不过,人工智能时代,怎么会让这类问题对我们造成困扰呢。在医学领域,肿瘤学的数据很大,但当这些遇到智能,通过算法,通过大数据,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智能,疾病,也会变得没有那么的可怕。
4、生产操作工人
对于这方面,目前来说,智能机器人是完全可以加入的。不过由于现在费用等昂贵的限制,导致其普及度还没有那么高。那么在未来,当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常态,在工厂手工制作产品的工人,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而且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良品控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收益,还省却了工时。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当智能能够高效的完成人类去做某些事时,它,已经成为了未来时代的象征。
当然,肯定有人会担心,如果未来如此的智能,那是不是会导致大量的失业呢?
其实,不管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纵观每一个革命,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不只是带来社会的繁荣,更是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是让人类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所做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转变。但是,人工智能时代,再怎么智能,有一样东西是代替不了我们的,那便是人类无限的创意与想象。人类有本事去利用创新创造出人工智能,那么,无论如何,这方面,相信创新的能力,人类还是更胜一筹的。
人工智能,让我们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的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