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云计算
或许人工智能没有想象的了不起

[转贴自: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544    更新时间:2017年06月13日]

   去年阿尔法狗4:1胜李世石,今年升级版阿尔法狗3:0胜柯洁。两场比赛惊心动魄,让棋迷、计算机迷、未来学者等各界观众面目狰狞,脑洞大开。另外,在过去的一年里,人工智能捷报频出,包括自动驾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等技术领域也大幅提升,资本界、创投界、技术界等一片狂喜。短时间内,两种观点迅速占领思想市场:一派对人工智能抱以无限信心,以为在“智能化世界”的未来,人类终将一劳永逸;另一派则对人工智能无限担忧,恐惧人类终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前景堪忧。

    情绪不同,但两者都建立在同一种认识上,即“人工智能比人强”,或者说,“人工智能将比人强”。人工智能确实强,但或许也并没有如传言所说的那么了不起。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做的只是运算,但智能活动要广泛得多,包括注意、抽象、推理、归纳、认识等,这些活动里面,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还原成算法。

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两个思想实验说明。

    假设有两个人A和B,把他们带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此时,运动场上同时在进行三项比赛,标枪、赛跑以及跳远。假设这两个人坐在同样的位置上,眼路活动保持一致,让他们分别描述一下眼前所见,两个人会如何描述?

    A说:“刘翔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纪录!”而B说:“我觉得跳远要比跑步精彩得多!”面对同样一个问题,两个人会作出不一样的回答,因为两个人的关注点或注意力(attention)不一样。注意力的选择有着明确的意向性,这导致两个人所表述出来的语言不一样。A是一个中国人,本来进体育场的主要目的就是来看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所以他自然会把注意力“主动”落在中国运动员身上;而B只是一个体育发烧友,来体育场是想来观摩各种比赛,所以他的注意力也就在“所有比赛上”。

    现在设想一下,把A和B从位置上挪开,把一台人工智能C摆上,请问,这台人工智能会如何描述眼前所见呢?

    不知道。这完全取决于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如何编排人工智能的程序。如果设计者把注意力放在赛跑上,那么最后获得的内容描述就是赛跑,如果设计者把注意力放在跳远,那么最后获得的内容描述就是跳远,不可能在此之外。

    对于A来说,眼前发生的所有事件只是刘翔破纪录,对于B来说,眼前发生的所有事件是三场比赛。但真实的情况或许更为复杂,场内发生的事件也远非这么几起。比如,同时发生的还有对面观众席上的打架事件。如果打架事件没有波及太多,那么A和B自然不会把这个事件纳入自己的描述,因为他们不会留意到,尽管视觉信息同样进入了眼光涉及的范围,如果波及了,那么就会纳入。但是C可能就不会,如果C的设计师在设计C时压根就没有想要C去注意这样一起事件,那么C就不会主动去关注这场打架。

    A和B会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以及场域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注意力。在这里,注意力决定了认识。要提醒的是,注意力的发生存在着某些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带来了认识上的开放性。比如,苹果砸到牛顿的头,牛顿注意到了苹果下落这个事件,然后牛顿去关注苹果。但问题在于,不是每一个被苹果砸到头的人都会去思考苹果下落这个事件,很多人可能更会注意到“苹果熟了”这个事件。至于被砸到头的人工智能会注意什么,还是由其设计者设定,人工智能机本身并不存在认识事件的主动性,或者说,认识上的意向性。

    抛开主动性或意向性,人工智能有可能认识这个世界吗?或许也存疑。相信“人工智能是智能”的人会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路况识别)的例子来说明人工智能有认识的能力。但问题在于,识别(iden-tifying)是认识(knowing)吗?

    识别可以被还原成算法,但是认识不能。识别在本质上,就是拿着一样东西去比照另一样东西,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核实相似度。认识活动包含了设定标准这一动作,但是识别活动无法设定标准,它只能按着标准去核实。有些人会拿深度学习来说事,认为深度学习下的识别,并不是拿着一套标准去核实。是这样吗?深度学习只不过是用每一次的经验校正标准,让识别从一个固定行为变成了一个打磨的行为,但依旧是程序性的行为。校正标准的过程,或者说,打磨的行为依赖的是什么呢?依旧是工程师为其设定的目的,只要目的是人设的,那么机器就不是认识。

    认识,一种依赖于语词、语法以及语句的活动,知识的表征即语言的表述。语词或符号的功能是用于指称事物,通过指称,我们认定事物,确立界限。当我看到眼前的一样东西,我用xyz去指称它,我就区分了xyz和非xyz的界限,我用语句去形容眼前这个东西的状态,比如“xyz被放在桌子上”,我就形成了对于xyz的某种认识。无论是语词,还是语句,都表达出了某种意义。

    人工智能运算的基本单位是比特(bit),比特只是一些信息流,通过运算符组织起来,他本身并不含有各种意义。语句表述无法被还原成比特的输入或输出,比特的运算也无法升级成意义的表达——至少目前也没有表现出有这种可能性存在,除非比特能构建出意义。再回过头来看近日阿尔法狗和柯洁的比赛。对观众来说,上场比赛的是阿尔法狗与柯洁,但实际上进行较量的却是一批程序工程师和柯洁。

我们可以用一个类比的例子考察一下。

    两个人打架,第一回合的比赛是赤手空拳,一方打败了另一方,但第二回合中,被打败的那一方被允许带武器——比如一把刀——上场,结果他打败了那个不带武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去描述这场事件呢?我们会说,这个带武器的人打败了那个不带武器的人,而不会说武器打败了人。武器就是武器,之所以在打架中发挥了作用,是因为它延长了打架者的手臂。

用同样的眼光来看阿尔法狗的事情。

    开发阿尔法狗的工程师是一批围棋爱好者,他们在摸清了下围棋的套路后,将下棋套路程序化,最后在这套程序的帮助下赢了柯洁。在这里,摸清套路就是建模,将套路程序化就是算法化。排除掉心理因素,两个棋手相争,最终比的就是棋招的预估能力,说的通俗点,是比谁在更短的时间内算出更多的步数。因为阿尔法狗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所以柯洁就败了。所以,与其说是阿尔法狗赢了柯洁,不如说是一批程序工程师发明了一套能够快速计算的设备,在这套设备的帮助下战胜了柯洁。

    之所以在这里要明确指出这个细节,在于“程序工程师用阿尔法狗赢了柯洁”和“阿尔法狗赢了柯洁”这两句话表面上说的是同一场事件,但对于事件的定性截然不同。在前一句话里,阿尔法狗仅仅是以工具的身份出现,在第二句话中,阿尔法狗则是以智能体的身份出现。

    如我在前文中所论述的那样,阿尔法狗根本不是智能,之所以他能赢柯洁,只不过是它算得比较快,而围棋本质上又恰好是一个纯粹计算的游戏,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同样的道理,之所以华尔街的交易员大批下岗,被人工智能替下,也并不是人工智能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交易员的工作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智力,全赖一些熟练的体力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下岗或许更是一件好事。


 
  • 上一篇: 为什么说下个O2O巨头可能将诞生在“不可思议的印度”?…

  • 下一篇: 电子商务法: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