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欧洲南方天文台首次发现半人马座2013新星喷发出锂元素,填补了银河系化学进化史上的一项空白,对揭示恒星的元素含量有重要意义。
半人马座2013新星喷发出锂元素
有助揭示银河系化学进化过程
科技日报北京8月6日电 (记者李文龙)欧洲南方天文台首次发现半人马座2013新星喷发出锂元素,填补了银河系化学进化史上的一项空白,对揭示恒星的元素含量有重要意义。
锂是密度最小且非常稀少的金属元素,它很可能产生于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科学家通过分析宇宙中部分恒星锂元素的含量发现,已经衰老的恒星中含有的锂元素较少,而有些年轻的恒星中却含有大量的锂元素。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天文学家推测,在年轻恒星中发现的大量锂元素可能来自于新星的爆发。新星爆发时会喷射物质进入恒星之间的空间,并可能会形成新的星球。科学家对多个新星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清晰确凿的证据。
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由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卢卡·伊佐领导的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拉西亚和圣玛蒂娜的天文望远镜,通过对半人马座2013新星(半人马座V1369)的研究,首次在该新星喷发出的物质中发现了锂元素。最新数据表明,这颗新星以每小时200万公里的速度喷发出非常清晰、明显的锂元素信号。这是目前为止第一次检测到有元素从一个新星系统被喷发出来。
这一新发现填补了在揭示银河系化学进化方面长期存在的一项空白,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银河系恒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质量。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联合会成员马西莫·德拉·瓦莱阐述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他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如果我们把银河系化学进化的历史想象成一个很大的拼图,那么,来自于新星的锂元素就是其中最为重要且长期缺失的部分之一。在锂元素的谜题被彻底解开之前,任何宇宙大爆炸的模型都可以被质疑。”
半人马座2013新星喷发出的锂元素的质量比较微小。但是,在银河系的历史上有几十亿颗新星,这足已解释在银河系中已发现的和未被注意到的大量锂元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变化
一、研究对象:
武汉市中心医院2007年3月~9 月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61例,为胆囊结石(静止期)及胆囊息肉,术前B超诊断为脂肪肝,术中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NAFLD 30例、正常肝脏30例及早期肝硬化1例。NAFLD诊断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2006 年2 月)。上述NAFLD30例划归为NAFLD 组,年龄38~56岁,平均41.97±8.36岁;男15 例,女15 例;30 例正常肝脏划归为对照组,年龄39~55 岁,平均43.90±8.35 岁;男14 例,女16例。术中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均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二、试剂与仪器
胰岛素放免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C-肽放免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Lp放免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sOb-R ELISA试剂盒(奥地利BioVendor 公司)
一次性全自动弹射式活检枪(美国BARD,16G)
Wellscan MK3酶标仪
Wellscan4 MK2洗板机
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GC-1200 ڏγ放射免疫计数器
电热恒温水温箱
离心机
超低温保存箱
三、方法:
1. 体重指数的检测:过夜禁食14h,于清晨空腹,仅留宽松内衣,测量身高(m)及体重( kg)值,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 kg)/身高2 (m2)。
2. 生化指标的检测:过夜禁食14h,于清晨空腹卧位取肘静脉血4ml,不抗凝,分离血浆,- 70℃低温冰箱保存。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定常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3. 血清胰岛素(FINS)用化学荧光法测定,C-肽(C-P)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抵抗评价方法: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 FBG(mmol/ L) ×FIns (mU/ L) / 22. 5 (FIns 为空腹Ins)
4. 血浆Lp 测定:
4.1原理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应用竞争机制原理,标准或样品中的Lp和加入的125I-Lp共同与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竞争性免疫反应。125I-Lp与抗体的结合量与标准或样品中Lp的含量呈一定的函数关系。用免疫分离试剂将结合部分(B)与游离部分(F)分离后,测定结合部分的放射性强度,并计算相应结合率B/B0。用已知标准Lp含量与对应结合率作图,即得标准抑制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结合率的待测样品中的含量。
4.2准备工作
1.标准Lp溶液:使用前用缓冲液1ml溶解,混匀。
2. 125I-Lp溶液:使用前用缓冲液(100管10.5ml溶解),混匀。
3.兔抗-Lp抗血清:使用前用缓冲液(100管10.5ml溶解),混匀。
4.3、测定步骤
取圆底聚苯乙烯试管若干, 用记号笔编号NSB, S0-S6和待测样品管等,然后用微量取样器按下表加样。
操作程序表 (单位:μl)
管别
试剂 |
NSB |
S0 |
S1-S6 |
待测样品管 |
缓冲液 |
200 |
100 |
— |
— |
Lp标准品 |
— |
— |
100 |
— |
待测样品 |
— |
— |
— |
100 |
125I-Lp |
100 |
100 |
100 |
100 |
兔抗-Lp抗血清 |
— |
100 |
100 |
100 |
混匀,任取三管测总T,4℃温育18小时 |
驴抗兔分离试剂 |
500 |
500 |
500 |
500 |
充分摇匀后,室温放置15分钟,35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吸弃上清,测各沉淀管的放射性计数(cpm) |
以标准品 0、0.5、1.5、3.0、6.0、12、24 ng/ml的放射性计数值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放射性计数值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相应样品Leptin含量。
5. 血浆sOb-R含量测定:
5. 1 原理: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法)。标准品或待测血清中的 sOb-R与包被于酶标板上的抗人sOb-R单抗结合,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sOb-R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连接在板上,加入酶底物 N-四甲基联苯胺,出现黄色,加终止液硫酸,颜色变深,在 450nm 处测OD值,sOb-R的浓度与OD值成正比,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sOb-R的浓度。
5. 2 准备工作:
(1)浓缩洗涤液(10X)用双蒸水稀释成 1X。
(2)待测血清的稀释(1:3):100μl 待测血清加入 200μl 样品稀释液中,混匀。
(3)标准品的稀释(1:3):100μl 标准品加入 200μl 样品稀释液中,混匀。
5.3 操作步骤:
(1)建立标准曲线:设标准孔 6 孔,每孔中加入 10μl 标准液,(浓度依次为 2、5、10、20、50、100、0ng/ml,其中 0pg/ml 为空白对照)。
(2)加样:待测品孔中每孔加入待测血清 100μl,轻轻混匀,封住板孔,25℃温育 60 分钟。
(3)洗板:用洗涤液洗涤反应板(每孔内加入 350μl 洗涤液),反复洗涤 5 次,在厚叠吸水纸上拍干。
(4)加二抗:待测品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sOb-R抗体100μl,轻轻混匀,封住板孔,25℃温育 60 分钟。
(4)洗板:用洗涤液洗涤反应板(每孔内加入 350μl 洗涤液),反复洗涤 5 次,在厚叠吸水纸上拍干。
(5)显色:每孔加入100μl 显色液,轻轻混匀,25℃温育10分钟。
(6)终止:每孔加入 100μl 终止液,轻轻混匀。
(7)测 OD 值:10分钟内在 450nm 处读 OD 值。
(8)计算含量:以标准品 0、5、10、20、50、100 ng/ml之 OD 值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OD值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相应样品sOb-R含量。(每个标准品和标本的OD 值应减去零孔的 OD 值)
6. 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肝穿):所有患者经血常规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均无肝穿的禁忌证, 采用美国产的一次性全自动弹射式活检枪(BARD,16G),取长约1.5cm的组织条。福尔马林固定, HE染色。病理诊断依据上述指南,为了便与统计分析,我们参考Mendler对脂肪肝分级,进行了调整,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轻、中及重度:轻度 5 %~ 33 %肝细胞脂肪变;中度33 %~66 %肝细胞脂肪变;重度 >66%肝细胞脂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