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注册
企业增值网 设为首页  
  管理    营销    品牌    案例  |  民营    团队    创业    趋势  |  女性    设备    安防    建材  |  房产    包装    项目    模具  |  教育    财经    资讯    新闻  |
  绩效    策略    人力    培训  |  专家    职场    企业    策略  |  文化    汽车    造纸    仪器  |  环保    印刷    物流    法律  |  云算    新华    军事    国际  |
首 页公司简介商品市场伯乐平台午间课堂视频集锦大型展览加盟代理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首页 首页新闻二
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4955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成就都要通过我们共同拼搏来取得。”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走进民营企业极米光电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销售、带动就业和当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纾困帮扶政策等情况。亲切关怀、殷殷嘱托,让广大民营企业相关人员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循着时间的足迹回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民营企业的冷暖安危,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

  “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推动和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奋力拼搏、蓬勃发展,使之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纾困帮扶,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国经济持续承压,广大民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前不久,《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等六个方面33项措施为民营企业送去“及时雨”。

  ——减税降费,为民营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前4月已享受留抵退税688.22万元,享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13.78万元,经营稳住了。”领到减税“礼包”,广东汕头市佳美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派美干劲更足了。

  年内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约1.64万亿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和职工,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减税降费“组合拳”全面发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金融扶持,为民营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企业因疫情停工半个月,复工后急需支付一笔款项。农行太仓支行及时发放一笔15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贷款,全程没有手续费,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江苏太仓市亿砼新型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徐正洲长舒了一口气。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共同努力,为民营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0.1—0.15个百分点,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金融部门还将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行业倾斜。

  ——优化环境,为民营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打捆’审批,环节省、速度快,实惠多多。”今年3月,拿到环评批复,山东临清市佩嘉轴承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登旺欣喜地说。临清市行政审批部门对同一产业园区同类建设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让民营企业早日投产、早日见到效益。

  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再到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10年,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相关人员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连续3年上升。

  政策托举,促民营经济茁壮成长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

  这些年,民营经济在巴蜀大地更加枝繁叶茂——极米科技,成立不到10年,投影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这两年企业产品销售量持续上升;新希望集团,常年深耕农牧与食品产业,2021年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通威太阳能公司,全球最大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晶硅电池等产品居市场前列……

  不只是四川。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助力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茁壮成长,体量更大。

  “一碗螺蛳粉,带火柳州城。”2021年,广西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高达500多亿元。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收优惠、优化行政审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柳州当地从事螺蛳粉生产的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据统计,2012至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

  ——开拓进取,实力更强。

  坚持创新、不断改进,安踏集团逐步成长为营收近500亿元的全球第三大体育用品集团。敢为人先、稳扎稳打,吉利集团将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手中,部分车型成功打入欧美市场……一家家民营企业的亮眼表现,见证着民营经济前行的坚实步伐。

  2021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我国民营企业500强门槛为235.01亿元,比上年增加32.97亿元;资产总额超过千亿规模的民营企业有98家,比上年增加18家。一些具备行业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自主创新,活力更足。

  湖南华曙高科突破增材制造领域系统软件技术难题;重庆博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攻克固碱蒸发装置,国内新增市场份额升至80%……近年来,工信部已培育3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还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展现出蓬勃活力,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共同拼搏,民营经济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会面临许多激流险滩,要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力度,争取早日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一流的投影仪生产企业。”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表示。广大民营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意志坚定、信心十足——

  信心,来自巨大的市场需求。开售仅45分钟,智能学习机等产品销售额便超过去年同期全天水平,前不久的一次网上促销活动,让科大讯飞感受到市场暖意。“我国内需潜力巨大,尽管今年公司业务一度受到疫情影响,但随着促消费等举措落地,近期业绩明显回升。”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

  信心,来自广阔的合作空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荣新合金铸造有限公司车间里十分繁忙。“前段时间,正为后续订单发愁时,‘链主’企业送来吸塑包装大订单,生产线又转起来了。”公司总经理郁彭实说,今年以来,鄞州区经信部门推动龙头企业“点对点”帮扶中小企业,深化产业链协作,“眼前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信心,来自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不到1年时间,我们就完成了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设计、总装、试验和出厂工作。”银河航天首席执行官徐鸣表示,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民营企业,成立仅4年的银河航天已在通信载荷、卫星平台等领域拥有不俗实力,“有关地区和部门、央企、国企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研发更有底气、创新更有动力。”

  信心,也来自中国经济的坚实底盘。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两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民营经济依然展现出旺盛活力和十足韧性。2021年,我国新设民营企业852.5万户,同比增长11.7%。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4.8%。

  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许多民营企业满怀信心向未来——刘庆峰说,科大讯飞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做出更多一流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徐鸣说,银河航天将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民企力量;郁彭实说,“中央关怀、政策给力,我们更要奋发有为、不负期待”。

  “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管风云变幻,无论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国经济定能行稳致远,民营经济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记者 刘志强 邱超奕 韩鑫)

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

     此次推广的典型做法共72条,来自青岛、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等八个地方。这些典型做法,都是地方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民营企业在改革创新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出的创新性举措,已经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
    发改办体改〔2021〕7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年多来,各地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落实《意见》为抓手,结合本地民营经济特点和实际,聚焦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和举措,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深入调研,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对部分地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现予以印发,供各地区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推广借鉴工作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与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意见》部署的重点任务,加强改革创新,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广借鉴的主要内容

    此次推广的典型做法共72条,来自青岛、成都、常州、温州、台州、泉州、佛山、江阴等八个地方。这些典型做法,都是地方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民营企业在改革创新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出的创新性举措,已经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72条典型做法基本涵盖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包括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优化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组织保障等七个大的方面。

三、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工作统筹,进一步在域内开展推广工作,持续扩大典型做法的覆盖面、知晓度和影响力,确保学习借鉴推广工作取得实效。各地方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力争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多、更具有普遍性、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做法。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意见》部署,加强对各地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跟踪评估,持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建议现金补贴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毛大庆

     新冠疫情从农历新年前爆发至今已近3个月,加上疫情发生之前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下行带来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本就趋紧,大部分小微企业现在已是雪上加霜,实体经济一片哀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但小微企业关乎大量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问题,关乎国民经济的活力,更关乎全国就业稳定的大计,尤其是过去5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更是国家经济的宝贵财富,在这一前所未有的灾难下,需要中央最大力度的迅速制定切中要害的扶持政策,才有机会遏制持续恶化的局面,避免无法想象的后果。

  从实际情况看,新冠疫情可能仍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国家在对外传播中也提到要做好较长时期共存的常态化心里准备,所以我们的疫情管理方式应该迅速转变思想,从心态上和制度上迅速调整,做好新常态甚至未来新冠成为流行病的可能,停止这种动用全社会的力量严防死守的方式,转而加大个体防护意识及出现重点辖区个体案例的重点防控,当下的防控方式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扭转,造成的对经济和社会群体心里影响及背后的成本实在是极其巨大。经济停滞乃至崩盘所带来的影响和对个体和国家的损伤不会亚于甚至还会远大于疫情的影响。

  目前,尽管国务院多次针对经济复苏和各行业的扶持进行了专项讨论,包括生产、流通和市场环境等都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关于扶持经济的会议也频现,但是多数会议流于形式。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已经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每多一天不确定性就多一批企业倒下,不亚于和病毒赛跑,而切中要害,针对这批民营中小微企业生存的可执行政策至今还未看到。为什么援助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出台难、落实难、效果差,因为长期以来除了个别地区,我们地区执政官员从来没有真的强有力地重视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以已出台的金融政策为例,金融扶持政策多围绕定向降准及减税。降准实际只是理论上象征性降低小微企业的银行端贷款的现行成本,现在很多企业实际上不需要贷款,因为没有订单,所以这样的救助没有多少意义,对于解决企业疫情影响下迫切的生死存亡问题意义极小。更不要说贷款本身在我国现行体系下就是给优质企业的金融福利,真正能进入银行贷款体系的民营中小企业微乎其微,绝大部分没有资格的企业群体根本无人关注。而这些企业已经在弹尽粮绝的边缘,再不迅速的切中要害,大规模的失业潮和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将不可避免。减税在没有正常业务的前提下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类似的每次大水漫灌,最终获益的大都是央国企、头部大企业和精于钻营官商关系者,在客观上进一步扭曲了市场结构、企业结构。

  虽然已经有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做出了判断但绝大部分经济学家、学者对于当前经济情况还是过于乐观。作为优客工场的创始人,过去五年间一直深入观察小微企业尤其是创业者群体,这次疫情下至今为止国家对经济上尤其是小微企业上的扶持政策深深忧虑,小微企业群体十分特殊,这一群体整体规模大,发挥的社会价值大,但是单体话语权极弱,抗风险能力极差,加上今年本身的经济形势就极其严峻,失业人数大;又适逢历史毕业生新高,就业压力大,在这两大不安定因素的基础上如果不能迅速采取非常规手段稳定小微企业群体,后果不堪设想。

  反观疫情当下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均迅速开展对疫情下个体和小微企业的支持。与我国不同,上述国家相当一部分政策重点围绕小微企业存续以及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现金补贴展开,简而言之即:直接发钱。

  以美国为例,美国这次的财政计划占到GDP的10%,小企业管理局负责的3500亿企业贷款在特朗普政府宣布的两万亿美金提振经济计划后不到两周内就已经迅速发放到符合标准的企业账户。只需要通过指定银行提交信息即可,操作极其便利。而另外占GPD近3%的针对家庭或个人的现金补贴也达到空前的5600亿美金,远超过08年的规模。具体是对于年收入不满七万五美元的个人,或不满十五万美元的家庭一次性补助一千二百美元。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家庭还可以获得每个孩子五百美元的额外补助。对于收入超过十九万八千美元的家庭将不会得到任何现金,也符合在疫情和经济巨大波动状况下政策必须极大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

  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针对疫情期间帮助中小企业的财政措施简称CEBA措施,包括约250亿加币(相当于1260亿人民币)的小微企业补贴,其中75%为直接的薪资补贴,另外25%为无息贷款。其中除第一年免息之外,对于可以在还款日还清贷款的,还将免除贷款额25%的还款。而加拿大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居民的现金补贴规模达到475亿加元(超过2400亿人民币),占GDP的2.3%。

  澳大利亚针和新加坡两国针对居民的直接补贴规模也分别达到249亿澳元(约1100亿人民币)和59亿新元(近300亿人民币)。另外,两国也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租金和人员补贴,以我司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为例,9人的小团队企业收到的人员工资补贴约为5万新币,员工还会收到额外的政府消费补贴,极大程度上维持了小微企业在非正常业务状态下团队人员稳定性。

  除上述国家外,英国和德国目前的财政刺激政策中也针对小微企业安排了大规模的直接资金支持。英国除对直接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职工发放补贴和提供贷款支持外,针对年利润低于5万英镑的个体经营者推出每月2500英镑,至少发放3个月,预算总额90亿英镑的补贴政策。德国在总额75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中,有500亿欧元(占GDP1.5%)专门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放一次性补贴,支持并给予雇佣不到5名员工的公司将一次性收到9000欧元,对于雇员不超过10人的公司,可一次性收到15000欧元。

  从上述国家的政策可见,各国均在较短时间内出台了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大幅度现金补贴政策并迅速执行到位。直接现金补贴占到所在国GDP的百分比从德国的约1.5%到澳大利亚近11%。可见力度之大。各国都深谙中小企业群体稳定,才能稳住甚至消化更多社会劳动力;大规模低收入群体有钱花,消费才不至于极大程度的萎缩,消费才有机会成为拉动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持续动力。这两个群体的最大特性在于其脆弱性,3个月的疫情已经让这两个群体濒临崩溃边缘,采取雷厉风行的政策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考虑,我建议:

  1.建议中央迅速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大规模现金补贴计划,发行特别国债,利用税务系统大数据的优势,针对一定纳税金额以下的小微企业尽快一次性发放足额现金补贴,支持小微企业的租金,人员和流动资金,再持续围绕小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陆续出台可落地的细化政。先让小微企业活下去,在研究如何活好。经此一役,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会成为一个较长时期投入重大关注的民生和社会问题,需要中央及各地方长期真正关注。

  2.建议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地方配套专项,制定围绕失业群体、贫困群体、低收入群体等个体和家庭的现金补贴计划并从速发放,避免上述群体出现因为经济影响而可能的生存危机。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卷,激活消费和需求,拉动制造业和内需。

  3.针对儿童和老人进行专项补贴,针对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的成年人进行专项补贴。

  4.针对金融服务机构,建议在切实落实已出台普惠金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门槛的大幅度突破。建立临时性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机制,大幅度简化疫情下的临时贷款流程。针对还款困难的企业给予展,续贷及免除逾期利息等政策,经查属实却为疫情影响所致的,一段时间内不计入失信名单。阶段性免除个人贷款利息,对于因疫情导致的失业而短期无法偿还贷款的个人,优先支持再就业。

  5.对于疫情期间的各项旨在恢复经济的相关地方决策给予人阶段性取消终身追责制,并调整官员考核目标,将失业人数,再就业人数,小微企业等相关数据作为地方主政官员短期内的首要考核指标。在现行考核体制下,相当一部分执政人员已经从懒政出现拒政,凡事首要考虑潜在的追责风险,必然倾向于服务风险较小的国央企生态体系企业,市场上真正受益的民营小微企业凤毛麟角,也导致中央出台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地难,需要根除形式主义。

  6.更大力度的持续支持和优化创业环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平台型企业,继续鼓励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鼓励公职人员停薪留职创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投,给予创新创业服务群体更多社会荣誉,鼓励这一阶层的壮大,在稳住创新创业群体成果的同时,继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市场效应,让创业群体消化更多的社会就业和消费压力。

  持续的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波及方方面面,国内外疫情的时间差更是对大量行业的正常运作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需要各级政府尽快转变疫情管理的方式和态度去加速恢复经济以及更精准政策的释放。而在这过程中,政策落地的及时性与科学性、合理性同等重要,可以预计下半年经济压力会继续加大,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更大程度的相互配合和不断优化调整来稳定中小微企业群体,保证经济产业就业人口不发生巨大变化,需要中央政府在全国层面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一次性大规模现金发放,并保证一定的力度与覆盖面,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通过刺激消费带动经济良性循环。只有中小微企业稳了,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稳了,全面的经济复苏才有实现的可能。多耽误一天,就有更多的企业倒下,制造更多的失业人口。不以空前的力度下猛药,再拖一两个月,大规模的企业破产和随之而来的失业潮则很难避免。

中小企业面临众多难题,我有三个建议

    技术带来的更大的变化就是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我们花了11年时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寻找中国管理杰出模式。前九年评出来的 8 到 10 家的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获奖的企业都会有 15 年-20 年的企业历史,但第十年,评出来的 8 家企业中,有 5 家企业创立时间都在五年之内,最短的一家是两年。

  这个现象非常特殊,这意味着今天企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同样的情形,它被淘汰的速度也非常快。

  1

  中小企业增长中

  必须面对三个难题

  企业增长的速度特别快,对组织管理的挑战就会特别大,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三个难题。

  第一,人员规模增长过快。

  现在一个企业可以用一年半的时间,从一个员工,暴涨到三千个员工。而在过去的企业管理历史中认为,超过两千人就是大型企业。为什么说两千人就是一个大型企业?因为两千人带来的复杂性就足够大。如果你的规模不足以支撑两千人的时候,管理挑战是非常大的。可是我们现在一个中小企业就超过三千人了,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复杂性。

  中国中小企业最大的难题就是规模不够大,但人很多。如果你的规模够大,是可以处理人的复杂性的。可规模不够大,人又很多的时候,管理难度就非常高。

  第二,放在内部管理消耗的精力过多。

  这个难题如果不能解决,有可能把内部管理做好了,反而外部的机会没有了。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第三,中小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去吸引更优秀的人。

  如果你没有更优秀的人,你也很难做非常好的成长。

  换个角度说,作为一家中小企业,恐怕都必须接受这三个难题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2

  对三个难题的建议

  第一,中小企业人员扩张的速度不要太快。

  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注意力放在市场中。我希望你是一个小企业,但拥有众多客户。你拥有的顾客非常多,内部人的力量就会被更大地激发出来。这时你其实不需要特别多的人。

  为什么建议你不要用特别多的人?因为我不希望你陷在管理的复杂性上。虽然我是教组织管理的,但我还是建议你先降低管理复杂性。降低管理复杂性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人减少就可以,不要急于在人的扩张上花太多脑筋。

  第二,中小企业在早期要用最简单的直线管理。

  直线管理的好处是决策非常快,内部内耗非常少,使命非常清楚。这一点是我给创业者提的要求。我甚至觉得很多创业者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高。我有时看很多小企业,给自己一个非常大的头衔,动用了「首席执行官」的头衔,这让我非常吃惊。

  当你有这么高头衔时,你一定会养成一个习惯:我得有很多兵,不能当光杆司令。当你有很多兵时,你已经陷入很烦琐的管理当中。我希望你是一个「首席顾客官」而不是「首席执行官」。如果创业者能够是一个首席顾客官,这个企业我真不会担心,因为你在组织管理中的道理也是对的。

  第三,尽可能让组织内成员发挥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先从组织内的规则和激励做起。组织内部规则建立起来,人员就可以各安其位;把激励做起来,人员就可以尽可能发挥作用并获得绩效和奖励。这样,整体的管理就会朝着一个有序的、有效的、让人们各安其位又能发挥作用的方向发展。

  我能给的建议就是这些,我更期待你和市场、顾客互动,期待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发挥,但又有规则。那样的中小企业会成为领袖级企业,对此我充满期待。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亟须提升战略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也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毋庸置疑,在创新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今天,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坚持依靠创新,围绕国内国际市场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促改革之间找到发展的平衡点。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当前,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的新形势,中小企业必须转向更多地依靠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做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们在调研企业数据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有了明显进展,但是转型升级的动力尚不足,发展相对缓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到转型升级的现状与难点,周德文认为,受市场整体低迷状态影响是首要原因。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贸形势依然面临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需求不足。表现在中小型企业身上则是业务订单减少,开工不足。

  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销售疲软,产品库存上升,用工成本上涨,职工工资待遇持续提高,社保、医保等费用相应增加,而产品出厂价格却下降,利润空间受到多重挤压导致生产成本持续攀高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难点之一。

  各大银行在执行落实国家金融扶持政策时,放贷限制的条件有待放宽,中小型企业发展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和民间融资,很难吸引资本或通过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转型升级的难点所在。

  此外,在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方面,部分企业面临的高负债、民间借贷、担保互保,导致资金链紧张。发展好一点的中小企业如果经历了改革初期闭着眼睛上项目都能盈利的时期,在面对危机时的反应往往不灵敏。周德文提醒,在货币宽松环境下中小企业要谨防大规模借贷扩张,这很容易导致其负债率急剧膨胀,担保互保情况网状缠绕,容易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管理思维同样影响着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周德文表示,企业家的管理思维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落后的,相反,这些思维可能还都是在过去某一段时间里总结的成功经验,但是,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制定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时,企业家如果一味地用从前的思维、固化的思维去管理企业,就会跟不上时代,甚至付出失败的代价。

  走出固化思维拥有战略能力

  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有许多工作要做,周德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引导中小企业走出固化思维,拥有战略能力,这可以助力企业准确定位、设计新的商业模式和助推新模式落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模式的产业化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如从“朝阳产业”向“战略产业”转型,从“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从“跳跃式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从“弱、小、散”向“提高产业集中度战略”转型,从“经济区域不均”向“梯度转移战略即产业转移”转型,从“OEM向ODM转型,OEM向OBM转型”。这些转型涉及到人才、技术、创新、研发、资金等方方面面,需要企业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此,周德文表示,这需要企业跳出原有的固化思维,拥有较强的战略能力,比如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经营。

  中小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前提是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企业定位首先要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比如是想做一个行业的跟随者、整合者还是竞争者。其次,企业家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优势,是技术还是产品。例如,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一般要对产品进行定位,即企业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把产品或品牌,打造得极具个性,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中小企业为产品准确定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和配套服务,锁定顾客群体。

  新的商业模式是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战略能力是资源、能力和战略的有机结合体。周德文认为,新的商业模式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同外部环境匹配的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并能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这也体现在企业对机会的洞察能力上。“比如,我发现中国人喜欢喝豆浆,并且我拥有大豆资源,那么,我就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做豆奶。在经营豆奶的过程中,我发现竞争激烈,不得不考虑转型升级,怎么做?设计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做豆浆机,让每一个买豆浆的人都可以在家里喝到自己做的豆浆。所以,新的商业模式设计往往会为企业开拓一片新的天空。”周德文说。

  最后一点是助力中小企业新模式落地。周德文说,中小企业拥有了战略能力,能为企业设计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光把新的商业模式设计出来还不行,还要通过战略能力助推新模式落地。因为没有落地,一切都将是空谈。优秀的企业总是在不断地找到它的新模式,并不断地促成新模式落地。

期待“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案”助力中小企业腾飞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负担重、人才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尽管社会广泛呼吁,有关部门多次下文,但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及政策扶持的连续性、持续性等方面缺乏法规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分组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中,明确了税收优惠、解决融资困难、降低创办成本等多项规定,期待这些规定的出台,能够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时 锋)

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如何“负重突围”

   新形势下,中小制造企业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基础。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面临转型难、创新难、融资难,应深入分析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瓶颈的深层根源,通过完善中小制造企业的创新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探索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来保障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顺利突围。

  完善支持中小制造企业创新的政策,积极培育 “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及技术“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打通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通道,运用精准、可操作的财政政策。

  新形势下,中小制造企业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基础。与此同时,在当今世界制造业经济整体低迷、全球总需求和制造业效益“双下滑”的不利局面下,中小制造企业顺势突围面临很多困难。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面临共性的“三难”问题,即转型难、创新难、融资难,应深入分析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瓶颈的深层根源,通过完善中小制造企业的创新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探索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来保障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顺利突围。

  中小制造企业存在“三难”

  (一)产品输出过于“单一”,转型难。一是中小制造企业过于重视产品,忽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作用。调研中发现,受“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传统思维的影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长期赢利点在于较为单一的产品销售,布局在产业链的特定环节,停留在价值链的底端。企业的订单数量和产品价格受供给行业的景气度影响较大,单一的产品结构也易受经济周期影响。往往寄希望于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的战略,缺乏通过提高产品价值来赢得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的意识。二是区域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从产业布局角度来看,地级市的区域产业链环节往往集中在多家中小制造企业,行业景气时由于需求端旺盛掩盖了供给端的结构性过剩,一旦行业效益下滑或出现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小企业往往采取以牺牲产品质量来降低价格进行竞争,加之要素成本的不断提升,致使行业下滑时企业负重难行。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失去的不仅是市场份额及产品竞争力,同时也将丧失新一轮产业链 “卡位——布局”及转型升级的机遇。

  (二)人才存在结构性“断层”,创新难。

  一是研发人才局部断层现象严重。调研中发现中小制造企业研发人才往往呈现出以下特性:高级研发人员由于高薪及管理层职位诱惑呈现出稳定状态;低端研发人才由于自身掌握技能不足也趋向于稳定,一般创新能力差且需要长周期培养;中层研发人才由于具备创新能力之后倾向于流失到周边一、二线或省会城市,因此研发人才呈现出“分散两端,中间断档”分布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中坚力量和具备“工匠精神”人才的流失增大了创新的难度。二是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为创新人员的抓手及着力点匮乏,突出表现为平台、仪器、专业知识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创新环境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激励机制不成熟,研发人员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并未真正摊销到科研人员,加之部分中小企业对依靠创新投入来实现企业转型抱有怀疑或观望态度,对前期投资和后续不确定的产出效益心存疑虑。

  (三)信贷易存在“产业性歧视”,融资难。一是信贷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全部亮红灯。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是结构性的,并非产能过剩行业中所有企业都是以落后产能、“僵尸企业”形态存在。另外,加之中小企业自身信贷资产不具有优势,缺乏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依赖于银行贷款等高成本的间接融资手段,致使包括部分“专精特新”及“单项冠军”在内的制造企业也无法及时通过外部融资实现规模扩张,增大科研投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部分产业基金、贷款周转金、中小企业专款保证金等效果未达预期。调研中发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试图通过财政资金和杠杆作用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但是受制于机制及模式尚未成熟,资金使用的边界条件尚不清晰,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既不利于财政资金及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也致使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后陷入盲目增产扩建的怪圈,低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瓶颈的深层根源及逻辑

  (一)宏观上,“造血”新兴产业要兼顾“输血”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而非单一舍弃。从产业长周期发展逻辑来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相对概念,产业都会经历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行业及制造企业长期处于成熟稳定期,势必会出现效益下滑迹象及技术“卡脖子”问题,比如资源性衰退、聚集过度衰退、效率型衰退等,对于即将处于衰退期的制造企业必须深刻重视“造血”和“输血”的配合及协调性,切莫单一舍弃,尤其是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中小制造企业。“输血”强调企业在自身基础上转型升级,创新管理提质增效,“造血”强调企业在新兴战略性领域的布局,“输血”和“造血”的逻辑类似于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经济下行企业要在大力调整优化自身存量的基础上再布局新的增量点,单独的舍弃势必会增大企业运行风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二)中观上,依靠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盲目抢占市场份额。一是中小企业创新应明确比较优势,辨别产品的“同化”和“异化”。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本应是一种持续性、选择性行为,应根据自身特点深刻分析比较优势,否则创新投入之后输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可替代性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大大损耗了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同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措施缺失严重,加之本身市场不公平竞争及扰乱市场秩序问题严重,致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创新应具有可持续性,发力方向聚焦在“专精特新”定位上。在制造业的创新主战场,中小制造企业体量不大但贵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产业链整体的配套性和协调性。中小制造企业应结合市场规律及市场供需进行持续性创新,具备一定的预先研判能力,而非将效益来源固定在当期产品价值,未来应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方向持续发力转型。

  (三)微观上,生产经营模式和质量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及质量管理方法正逐渐成为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的制约因素,应结合开源节流和苦练内功来深挖自身内部潜力。当外部潜力的提升一定时,企业内部潜力和源头控制水平也成为当今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点,突出表现在资源能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产品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内部成本有效控制这三个方面,反之规上或者国有企业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散点”及零碎化的管理已经不足以进一步促进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形成先发优势来促进和保障企业提质增效。

  政策与建议

  (一)完善支持中小制造企业创新的政策,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一方面,技术创新财政激励政策要适当降低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并建立公开透明、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允许部分中小企业享受财政激励来填补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落实并适当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另一方面,根据细分行业定期发布“专精特新”到“单项冠军”企业的路径和技术路线图,建立动态复审评估机制,倾向服务型制造,从技术和模式两方面实现创新突围。

  (二)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及技术“卡脖子”问题。一方面,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科院所对接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供给,切实增强公共平台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服务力度和作用,降低中小企业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完善公共平台的使用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增设及完善政策清单及解读的线上平台,提高政策推送的信息化水平。

  (三)进一步打通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通道,运用精准、可操作的财政政策。一方面,鼓励融资担保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信息化建设、产品价值链延伸等提供融资担保,没有有效资金的制造企业将是无源之水;另一方面,完善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结合实际鼓励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上市,积极拥抱“互联网+”探索更加市场化的融资手段,比如应收账款融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数据征信等,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作者单位:尹训飞,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文扬,中国人民大学;郭颂,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

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有了“路线图”

   智能制造应该如何推进?发展方向在何方?需要重点攻克哪些关键技术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在南京正式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记者梳理发现,规划有六大亮点。

  智能制造并非一蹴而就

  规划提出,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还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认为,“两步走”和“长期坚持”体现规划的科学性,表明从当前的中国制造到未来的智能制造,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政府的规划指明了方向,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根据自身的状况及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逐步推进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个性化,最终实现智能化制造。企业应该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巨大的市场需求让中国智能制造前景光明。

  补2.0的课也要跟上4.0的节奏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认为,中国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冲刺期,制造企业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区域的制造基础差异较大,有些地方是3.0水平,有些地方可能还在2.0阶段,但4.0(智能制造)是全世界的机遇,所以既要补2.0的课,又要跟上4.0的节奏;既要抓紧普及3.0,又要推动4.0示范引领。因此,还是要分阶段推进,为智能制造打下扎实基础。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规划十大重点任务的前两条,就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和“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使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明显,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但业内普遍反映,当前仍然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的问题,这正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所面临的紧迫挑战。

  建设标准体系构筑互联网基础

  规划提出,要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到2020年,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

  尤政认为,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智能制造的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等基础还相对薄弱,重视标准的制定是规划的一个重要亮点,只有标准中国化才能保证中国智能制造的世界话语权。未来有望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也将服务于标准的推广。

  此外,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是另一项“打基础”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构建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信息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

  力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规划还明确了智能制造示范推广的“路线图”,其中包括: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在相关行业移植、推广。同时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

  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也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主要包括,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机制,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

  智能制造“解放”人又离不开人

  规划明确提出,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智能制造“解放”人,智能制造的发展又离不开人。智能制造领域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适应发展的多层次、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并需要付出长期努力。

中小企业促进法首修 为中小企业发展出“实招”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 李哲) 据统计,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9.6%。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给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法制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修法程序。据悉,这是该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

  10月31日,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将现行法律由7章扩展为10章,由45条增加为62条。其中,修改主要集中在融资促进、创新支持、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此次法律修订的最大原则即是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法律草案对简政放权,特别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现行政许可便捷化、减轻企业负担、简化小型微型企业税收征管程序和注销登记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说。同时,修订草案十分注重增强法律的操作性,例如,草案专门作出具体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优先安排向中小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

  “融资难”历来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网络调查中,43%的受访者反映存在融资难问题,排在突出问题的第一位。而能够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也存在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此,草案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支持。据乌日图介绍,其中,新增内容主要有七项,例如“要求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开展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还创造性地提出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融资登记互联网公示系统,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动产担保融资等。”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小个子”,许多中小企业反映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面临着负担重、维权难的困境,例如乱收费、乱摊派,大企业长期拖欠中小企业资金,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为此,草案在总则中就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检查、评比等行为”。同时,草案还设立了“权益保护”专章,规定涉企收费、现场检查等行政行为,需建立目录清单制度,目录清单之外严禁行政事业性收费。针对一些大企业及政府部门拖欠中小企业资金这一突出问题,草案明确说“不”,并规定中小企业有权要求拖欠方对拖欠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只有继续创业创新,中小企业才能成长,然而,中小企业往往欠缺创新实力。为了鼓励中小企业成长,草案设置了创业扶持、创新支持两章,规定政府需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法规、工商财税、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鼓励引导社会服务机构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创业培训等综合服务,鼓励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国家科研项目实施;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大型企业等向中小企业开放实验设施,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培养专业人才等。

  公共服务缺乏也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例如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服务。此外,中小企业普遍反映,各级各类政府部门服务信息零散、庞杂,不好找,不好用,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为此,草案规定国家统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统计调查制度,加强监测分析,定期发布有关信息;各级政府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协调部门的网站,应当汇集并提供涉及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信息供免费查询。

小微企业可免费申请不动产登记

  经济日报北京7月27日讯 (记者 曾金华)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发布通知,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有关政策问题,以规范不动产登记收费管理,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

  对于收费范围,两部门规定,国土资源部和县级及以上地方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下列不动产权利的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时,收取不动产登记费。这些不动产权利包括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或海域使用权;无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或宅基地使用权;森林、林木所有权及其占用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或国有林地的使用权;耕地、草地、水域、滩涂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抵押权。

  两部门明确,不动产登记费按件定额收取。此外,还明确了免收不动产登记费的情形,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农用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的;申请与房屋配套的车库、车位、储藏室等登记,不单独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登记证明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申请不动产登记的,等等。

  两部门规定,相关不动产登记申请人未按规定缴纳不动产登记费的,不予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登记证明。

  各地在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和职责整合、实施统一登记颁发新证书前,已依法核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继续有效。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遵循“权利不变动、证书不更换”原则,不得强制要求不动产权利人换领新版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今后,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等不动产权利登记时,逐步更换为新版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

  在权利不变动、未产生新的登记类型的情况下,不动产权利人自愿申请换领新版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登记证明的,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得向相关不动产权利人收取相关费用。

  两部门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按本通知规定收取不动产登记费后,原相关部门收取的土地登记费、房屋登记费、林权证工本费以及其他涉及不动产登记、查询、复制和证明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不动产登记过渡期内,尚未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和职责整合、实施统一登记颁发新证书的地方,相关不动产登记收费暂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让民营经济这个驱动轮充分转起来

   昨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意义重大:树立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提出全社会要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坚定了我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加快发展的信心。

    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是大连振兴领跑、加快“两先区”建设的重要驱动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少不了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充分参与整合供给端要素,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才会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少不了民营经济,无论是做优存量,还是做大增量,都需要依靠民营经济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也少不了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既有利于推动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又有助于倒逼加快制度创新。

    让轮子充分转起来,需要一条好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民营经济发展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发展、增强活力的重要力量。我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民营经济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对政府部门来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和“清”的要求,建立和形成新型政商关系,用更好的服务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流程,进一步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能交给市场的坚决交给市场,真正做到放开、放手、放活。要坚持放管结合,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管到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坚持平等对待,在市场主体地位上一视同仁,在市场准入上一视同仁,在资源配置上一视同仁,在参加招投标上一视同仁。要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对民营经济的偏见。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管好“看得见的手”,用好“看不见的手”,挡住“寻租的黑手”。

    倡导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理念,培植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让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创成业,让好技术、好项目和优秀人才在大连留得住、能发展、有市场、前景好。让民营经济发展的轮子转好,还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把握方向盘”。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强化担当意识,不负时代赋予的广阔发展空间。

    要视创新为生命。把创新作为培育企业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发展模式。要视市场为风向标。开阔视野,把握市场趋势,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面向国际市场提升水平,面向国内市场深挖潜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要视人才为企业之魂。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唯才是举、用才之长、容才之短;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

    要视管理为发展之本。树立长远发展理念,认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培养科学管理风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

人才瓶颈制约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资源、实力等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

  “用工难,用工成本高,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1月29日,在谈及中小企业人才瓶颈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会计学副教授卢德湖如是说。

  用工成本不断攀升

  近年来,由于最低工资的逐年提高、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

  据卢德湖介绍,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据初步统计,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力报酬增长18.1%。目前,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若按法律要求全覆盖,企业用工成本将大幅增加。企业还反映,员工管理难度增加,许多工人不愿签合同,不愿意交养老保险。

  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是当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比较大的压力。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在把握这类问题时,往往面临的一个“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不少一线职工的工资确实偏低,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逐步地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工资的提高,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贸易加工企业感到压力比较大,因为这类企业平均利润率都不是太高,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能力有限。

  吸引人才困难重重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导致在吸引人才方面困难重重。卢德湖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小企业劳动用工一直处于相对紧缺状态,尤其是一线操作工缺口较大,招工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时,会考虑职业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工资福利等问题,例如收入多少?企业会不会突然衰退甚至倒闭?”卢德湖坦言,由于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规模较小、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等原因,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大型企业和党政机关,因此无法吸引骨干、高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素质和能力较低的职工,造成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能力差。

  市政协委员林进祥表示,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才缺乏,且管理比较落后。由于社会观念和认识的偏差,以及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造成中小企业很难吸收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高,竞争不强。

  “招工实在是不好招,现在连学徒都招不到,年轻人都不爱干这种制造机械的活。”龙岩市东宝机械工贸有限公司是家典型的中小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2人。一和记者谈起企业招工的问题,该公司总经理陈振坤就直摇头。他告诉记者,现在一名熟练的钳工,一个月的工资有四五千块,但即使这样,依旧很难招到人。目前公司里都是老员工,平均年龄高达42岁,大部分员工已经跟着陈振坤十多年了。

  “我们的企业规模小,很多人都不愿意来这里上班,现在招工主要通过公司里的老工人以及熟人介绍。”近些年,陈振坤的公司已多次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然而结果大多不尽如人意。“有些人会留下电话号码,但是回头打电话给他时却说不来了;有些人到公司一看,觉得规模小,环境又一般,就立马走人了。”

工信部格外“眷顾”中新小企业创业创新

      7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5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会上表示,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家前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部分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出现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回升。同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表示,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处在一个企稳回升的状态,预期下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应该要好于上半年。

  据悉,自5月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以来,目前,工信部已启动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试点专项行动项目。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将得到快速推进。本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张峰表示,接下来,工信部工作将主要定位在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以及全社会“互联网+”提供高速宽带网路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应用的支撑服务。

  而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信部在下一步还会有诸多新的举措。据张峰介绍,首先就是要加强政策引导,从扶植创办小微企业,打造众创空间,改造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同时,与九个部门联合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把大学生创业作为提升小微企业创业水平和改善中小企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在全系统认真组织实施。此外,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打造支撑小微企业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新型载体,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政策确定下来后,便是要营造良好的条件。张峰表示,一是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出台了《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优化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创业基地打造众创空间。目前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已经有1700多个,基地入驻企业12万家以上,提供就业岗位420多万个。二是完善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认定了500多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示范平台,其中创业服务和技术服务的示范平台将近400家。会同财政部支持各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参与建设的平台有800多个,带动社会服务资源6万多家,年服务中小企业140多万家。三是建立创业辅导师制度,持续开展创业辅导师培训工作,累计举办了14期培训班,培育500多名创业辅导师,为创办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小微企业存活率。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将开展专项活动。一是实施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以“扶助小微、转型成长”为主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二是组织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计划”,以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为目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两化深度融合能力。三是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中小企业。四是支持开展“创客中国”大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工信部:互联网+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届世界O2O博览会今日在北京召开,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阶段,将逐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郑昕表示,互联网的发展派生了很多新的生产模式,对“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点个性化需求,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为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积极行动,作出了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等工作方案,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将促进大中小企业的互动和协调发展,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增强和进步。

  同时,郑昕表示,工信部还将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组织调动社会资源,推动互联网资源与中小企业需求对接,促进全国范围内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郑昕:中小企业只要有创新 钱不是问题

   “不能把板子全打到地方政府身上。”今日(4月1日),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地方政府不作为的观点,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这样说道。

  今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与和君集团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业联盟,意在建设一个全国性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最终造就一个生存能力顽强、效益良好、充满活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

  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对《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表示,产业联盟要像《中国好声音》海选歌手一样,从全国的中小企业中选拔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然后进行资金和人才等各方面支持与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157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均由中小企业所创造。

  而且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国家工商总局个体司兼非公党建办副主任韩旭在会上透露,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340.73万户,同比增长近20%,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5万户,实现井喷式增长,而且去年新登记的市场主体超过60%保持经营活跃状态。

  不过,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与支持并没有跟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对《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表示,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粗放型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经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问题不少,最突出的当属融资困难。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不过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并没有到位或者说效果不好。

  对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李子彬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既有经济体制的原因也有政治体制的原因,有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要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既要保稳定求发展还要调结构,钱不够的时候就开始千方百计地组织资金来源,不愿意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赋,所以不能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板子全打在地方政府身上。

  工信部2013年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结合技术、管理创新,在产业链或细分领域和细分市场占据制高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但王明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中小企发展政策落实并不理想,因此中小企业协会也希望能借助民间的力量进行推动。

  据了解,工信部就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专门印发了相关的指导意见。目前专精特新产业联盟已经获得多地政府和经信委的支持,今年将在30多个省市成立分盟组织。其中,浙江、四川、重庆、福建、山东和河北等首批10个省市的分盟已经陆续开展工作。

  郑昕表示,目前开始呈现融资链围着企业创新转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只要有好的创新,哪怕一个好点子,钱都不是问题,风投都会跟过来。

 小微企业享密集政策红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意见》提出八项重点工作,引起社会瞩目。日前,多个部门均释放政策信号,在相关领域具体落实《意见》要求,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其中,针对小微企业发展当中的具体问题,在税务和工商等领域多项政策措施已经或即将落地。


 
  • 上一篇: 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民营经济发展迎多重利好

  • 下一篇: 緊急通知,全國各地上访注意了..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加盟企业 更多
    欧泰克门窗有限公司
    龙卷风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群胜科技
    博达自动焊接设备
    技缘智能--有限公司
    鑫民生遮阳帘
    奥邦表面技术....
    深圳秋田科技汉办
    维安宁科技有限公司
    一舟电子科技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思浪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中基恒润(LED)
    高特装饰
    恋晴集成吊顶
    康王橱柜集成家居
    丽邦地板
    益骏建材有限公司
    欧雅美橱柜
    响美商贸有限公司
    东方超宇装饰公司
    加盟企业 更多
    华斯瓦德有限公司
    唐城商贸有限公司
    科海消防安全工程
    欧亿橱柜
    名鼎集成组合吊顶
    贵州省九阡九公司
    上海百益橱柜
    武汉国冠九鼎装饰
    瑾良喜慕乐整体家居
    世纪明珠酒店
    联系我们网站留言友情链接与我在线管理 ┊ TOP
    鄂ICP备11009518号
    联系我们:qyzzw888@163.com
    Copyright(c)2005 企业增值网.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