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政策法规 > 投资动态 > 马克思同乡偏爱投资毛泽东故乡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投资动态
 

马克思同乡偏爱投资毛泽东故乡

大批德国工商界人士涌入湘潭投资办厂

    德国驻华使馆前商务参赞沃尔夫(Wilfried Wolf)不久前在中国一个电视论坛上表示,除了北京、香港、上海、广州之外,湘潭属于在德国比较著名的中国城市。近年来,大批来自马克思家乡德国的工商界人士涌入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湘潭办厂、工作。他们大都乐意用中国话说:我爱湘潭!

德国人不讳言对湘潭的偏爱

    湘潭是中国中部湖南省的老制造业基地。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半个世纪以来已形成了以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2005年,《福布斯》评定中国最适宜开办工厂的城市中,湘潭位居第三位。

    德国中小企业协会驻华代表托马斯认为,德国人关注湘潭,起初是因为本国市场饱和、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德国中小企业多数在想方设法走向东方,寻找商机。德国有品牌、有技术,而且这些按照德国定义的中小企业(员工250人以下、年营业收入1000万欧元以下)也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因此,交通便利、市场辐射面大、拥有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且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湘潭市,很快被一些务实而精明的德国中小企业主相中。

    从2000年开始,沃尔夫就一直在德国积极推介湘潭,向德国各商会、商务中心提供到湘潭投资的商务信息。“德国企业在湘潭投资有很大的升值潜力,我乐意做湘潭在德国的代言人。”沃尔夫从不讳言对湘潭的偏爱。

    德国HTM公司董事长克莱勒(Heinrich Kleine)则把为湘潭市政府在德国招商作为自己“分内”的事。克莱勒认为,对于很多德国人来说,中国遥远而神秘。“但我们受湘潭市政府之托,在德国北威斯特法伦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使湘潭成为在德国比较知名的中国工业城市。”克莱勒说,“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湘潭这样的工业基础、产业特色和熟悉中德企业合作的地方政府。我要告诉德国人,湘潭是个投资的好地方。”

“以商招商”借助“洋拐杖”

    湘潭德国工业园开园那天,克莱勒应邀参加仪式。仪式上,他接到电话,他的母亲在家辞世。但克莱勒强忍悲痛,讲完话后才匆匆赶回德国奔丧。湘潭人为此把他评为“感动湘潭”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得益于沃尔夫、克莱勒等人的努力,近年来先后有50多批次的德国企业家来湘潭考察,湘潭方面也11次被德方邀请对口推介项目。湘潭市连续三年举办中德(湘潭)企业投资与贸易大会,德国工业园招进的中德合作等投资项目协议总规模超过40亿元。科技部和湖南省政府正在努力推动将这里“升格”为享受更多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很多外地官员羡慕地说,即使中国内地一些省筹办招商活动,也见不到湘潭“中德大会”这样多的“老外”。湘潭市市长彭宪法幽默地说,依靠德国商人、经济界知名人士帮湘潭招商的做法是“以商招商”,作为引资中介的德国人,是我们的“洋拐杖”。 德国式务实精神融入“德国工业园”

    从德国HERO公司的无机房电梯,到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参加过签约仪式的汽车三元净化器生产项目,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和德国人进入湘潭德国工业园。德国人、湘潭人已从最初的陌生,变成现在开始学会相互信任和借鉴。

    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提倡节约、环保、高效的“科学发展”。德国人担任顾问并承担部分策划和实际操作的德国工业园,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科学发展”要求。一些专家指出,这集中体现在“招商会规模小、土地使用少、入园门槛高”。德国IMS公司与中方合资成立的湖南雷恩机电制造公司协议投资两亿元在湘潭德国工业园办厂,需用地100亩,但因首期投资不足一亿元,工业园只批给50亩地,预留的50亩要求后续资金到位后再给。2003年至2005年,德国工业园引进19.8亿元投资项目,用地1130亩。今年,引进投资22亿元,用地却不到800亩,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大大提高。德国工业园成立的“专家工作室”权力很大,所有申请入园项目都须经过他们的严格评审。因为环保等问题,德国工业园三年来否决的申请入园项目有80多个,主动“放弃”意向投资额130多亿元。

相互借鉴生意做到“文化层面”

    德国人最初来到湘潭时,除了生意合作伙伴,几乎与外界不接触,成天呆在工厂或当地几家高档酒店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发现湘潭人豪爽而直率,还发现作为一个西方人,要想在中国发展,与官员和民间的“交情”必不可少。

    于是,很多德国人开始接受湘潭人的邀请,周末带上家人,游览当地名胜古迹、到湘潭市甚至乡村的普通人家里吃饭、钓鱼,学习汉语、中国功夫和打麻将,与当地人一道嚼槟榔(一种热带植物果实加工的咀嚼类食品)、喝米酒,也逐渐成为他们的嗜好。

    汪洋刚当上湘潭市高新区招商局负责人时,就经常有德国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当了领导,一天到晚都很忙吧?”每逢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活动,特别是面对电视镜头和媒体记者,德国人都喜欢把湘潭称为“第二故乡”。说到当地的投资环境,他们总忘不了加上一句:地方政府服务热情周到。汪洋感慨说,德国人入乡随俗,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湘潭人也学到了德国式的严谨。一位德国专家,下班后与中方工人一起喝酒,称兄道弟。上班时他发现一个工人把槟榔渣吐在车间地上,立刻大吼起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一个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德方专家强调程序、守时,原定五天做完的事,一旦拖延半天,就会恼怒地问,为什么这么不讲效率?对于德国人办事的周密与科学,湘潭人服气,也主动改变自身的某些习惯,向德国人“看齐”。在德国工业园,中德双方工作人员办事重分析,重预测,重方案,“八小时之内”严肃认真已经成了风气。

    托马斯、克莱勒等人时常感慨:中国工人工作勤奋,学技术的速度是惊人的。很多初来乍到的德国人纳闷:为什么中国人上班见面后不像德国人一样互相拥抱,下班后普遍喜欢呆在工作岗位上自愿无偿加班?在德国工业园附近经营一家大型工业品超市的喻春光博士解释说,中国人不习惯通过拥抱的方式来表达同事之间的合作精神。至于加班,是因为在合资企业的中国工人都想尽快熟练自己的工作,赢得德国经理的信任和尊重。如今,一些德国人也一改平时到点就收工的习惯,主动与中国工人一道加班。有的合资企业刚办起来时,很多德国人发现中国工人“学东西快”,不免有些担心。有德方经理一度坐在车间里,防止中方人员拷贝、拍摄设备、图纸。但久而久之,德国人发现,大多数的中方合作伙伴很能理解和保护德方的知识产权,戒备心于是被互相信任所取代。

    湘潭电机集团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如今与德方合作伙伴技术交流亲密无间。德国公司老板在德国的家中,用中国字画、书籍和工艺品装饰得如同中国的“书香门第”。中德两家合作企业还用互联网连接了两家公司的内部网络,相互之间可以随时调用对方的技术资料、管理办法。“我们的合作已经达到文化的层面。”湘潭电机集团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浏览[227]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