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宏观经济 > 宏观经济 > 经济降温:为了增长更合理更平衡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宏观经济
 

经济降温:为了增长更合理更平衡

     在相当大程度上,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增长动力减缓,是政策退出的结果,而政策调控之外的有效需求增长仍相当强劲。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会下降,但仍将保持在相当高水平。未来的政策,是想要谋求更好地将劳动力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中去的方式,尽力让劳动者更体面地工作,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达成这样的目标,只能靠经济转型。

  二季度经济运行明显降温,看来这种态势还将延续,并在下半年形成一个小的调整周期。如何看待这个调整,各界存有分歧。有的学者比较悲观,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就此将长期为结构问题所困,经济转型难以成功。笔者觉得,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而未受调控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甚至比一季度还有所增强,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加速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放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远未达到日、韩所经历过的高增长末期阶段,因而在较长时期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部分领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继续过热,增速达到11.9%,物价涨幅也略超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增长率比一季度下滑1.6个百分点,6月物价涨幅则低于市场预期。这个变化相对于一季度,可以说出现了一个拐点。我在三四个月前,将中国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宏观经济概括为“微型滞涨”,估计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同时伴有物价温和上升;并强调,这种状态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处于“高增长、低通胀”区间,并不是“滞涨”。

  应该注意到,在相当大程度上,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增长动力减缓,是政策退出的结果,而政策调控之外的有效需求增长仍相当强劲。在重工业增长减速、房地产市场遇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背后,有着清晰的政策背景:节能减排力度逐渐加大、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等等。这些政策在下半年基本还将得以延续。此外,因为基数抬高了,下半年经济增速还将有所下降。这总体上应该也是对前期高强度政策刺激的一种调理。

  而在政策调控之外,消费稳步增长、出口保持强劲、民间投资增速连续数月超过国有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增速。这些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未来不会有大的波动。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让经济从一季度的高位上有所回调,并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产业的扩张,控制财政金融领域的风险。所以,经济放缓之后,增长目标非但不受影响,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有了更好的宏观环境。

  下半年政策将保持更强的灵活性。宏观调控当然也不希望经济快速回落。鉴于前期调控目标已经达到,政策暂无必要加码,一旦经济继续明显减速,政策面或将转为呵护为主。

  笔者判断,未来一段时期物价总体上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欧洲债务危机暴发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势头得以扭转,也减轻了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但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食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尤其是猪肉价格见底回升。此外,用工成本也有明显上升,这些都将阻止下半年物价明显下调。市场主流预期认为,物价在三季度见顶后,会在四季度回落。鉴于CPI的翘尾因素将在7月以后进入下降通道,这种回落的确很可能出现,但幅度可能较为有限。实际上,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还有所加强。大蒜、豆类、粮食等价格波动频繁并不是偶然的。如果没有管控,通货膨胀率会更高一些。可见潜在通胀压力不小。

  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中长期。或许,当前经济增长放缓有可能就代表了一个中长期趋势,即中国30多年来平均两位数的高增长将降至一位数,这意味着增长变得更难了,但同时这也会是一个更合理更平衡的增长,就增速而言,也还将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经济增长放缓,其实也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矫正以前的增长模式。从大的范围里观察,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看上去在向危机前回归。比如,在金融危机中,美国家庭储蓄率一度有所上升、贸易逆差也明显缩小,但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两个数据又开始趋向危机之前的平台。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2009年中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这是一个登峰造极的高位。而在投资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复苏的背后,则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下降,有的估算甚至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由正转负。

  经济转型一方面会拉低增长率,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转型的动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多年,这已经缔造了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与此前的日本、韩国的高增长相比,中国的高增长持续了更长的时间,增长率也更高,也就是说,中国的增长光芒盖过了战后的任何一个增长案例。日、韩等国的增长经验还显示,在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长率会下降差不多一半。毋庸置疑,中国未来30年的经济增长,难度将远远超过过去30年。

  这又涉及究竟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的问题了。有迹象显示,政策面正在开始接受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率。季节性的用工荒表明,长期以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有所减轻。保持经济高增长、以保证新增就业的紧迫性有所缓解。未来的政策,是想要谋求更好地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中去的方式,尽力让劳动者更体面地工作,让劳动者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这些方面的改善,主要不是靠新建工厂,而要靠经济转型。

  中国目前人均GDP仍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这种差距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日、韩等国在结束高增长时期之际,实际已进入了较高收入国家之列。尽管有很多人不断提及日本经验,但就发展阶段而言,中国显然不能同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相提并论。要达到那样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至少还需要以较快速度再增长20年。 (作者傅勇 系经济学博士 宏观经济观察研究人士)

浏览[199]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