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伯乐论坛伯乐(企业家)论坛伯乐论坛进入 → 张维迎: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

您是本帖的第 1911 个阅读者
平板 打印
标题:
张维迎: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
wedmaster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47
积分:67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15日
 用支付宝给wedmaster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edmaster

发贴心情
张维迎: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首先要说明一点,我这里讲的「企业家」是指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群体,他们从事以营利为目的工商业活动,在人口中占少数,大概 1% 左右,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企业家。企业家里有坏人,就像教师队伍、警察队伍、政府官员里有坏人一样。但有意思的是,其他群体中出现某个坏人时,曝光的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一般不会影响该群体的整体名声,而企业家群体中如果某个人做了坏事,在好多人看来,就是这个群体的问题!这个现象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对企业家群体的偏见和敌视。
 1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是一个普遍现象
人们对商业活动的仇视和对企业家(商人)的偏见和敌视,在今天被称为「仇富」,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古代到现代、东方到西方、宗教到世俗,概莫例外。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鄙视商业活动,孔子对商人的评价也不高。圣经里说,爱钱是万恶之源;让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罗马时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商人不能从政,也不能被封为贵族。传统中国社会,「士农工商」,商人在底层,更有「无商不奸」的说法。      现代西方媒体上,「贪得无厌」似乎是针对企业家的专有形容词;电影里的企业家形象,大部分是负面的;当有金融危机发生时,甚或讨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时,企业家经常被指控为罪魁祸首。因此,「仇富」不是一个文化现象,中国人「仇富」,西方人也「仇富」。「仇富」也不是一个历史现象,落后地方的人「仇富」,发达国家的人也「仇富」。
 
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存在普遍的仇富、仇视商业行动、仇视企业家的现象?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仇富」的背后一定有更深的根源。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做过探讨,其中有几位学者的观点对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很有帮助。第一位是路德维希•米塞斯,他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反资本主义心态》(The Anti-capitalism Mentality)就是专门研究人们的仇富心理的。第二位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是米塞斯的学生,也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有好几文章涉及到这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 1988 年出版的《致命的自负》(The Fatal Conceit),这本书的第 6 章「贸易和货币的神秘世界」就是解释人们为什么仇视商业活动。第三位是美国杰出的黑人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  他写了《知识分子与社会》(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一书,这本书对知识分子的分析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的仇富心理,因为现代社会的仇富心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知识分子灌输出来的。第四位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雷纳•齐特尔曼,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作家,出书 20 多本,其中有两本对我们理解人们的仇富心理特别有价值,一本是《资本主义的力量》(The Power of Capitalism),另一本《公众舆论中的富人》(The Rich in Public Opinion),分别出版于 2019 年和 2020 年。这两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

基于以上四位学者的观点和我本人多年来的思考,我将人们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归纳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心理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认识论的。心理学的原因是嫉妒心,认识论的原因是对知识的误解。
 
2敌视企业家的心理学原因:嫉妒心

嫉妒心在中国被称为「红眼病」。嫉妒别人就是眼红别人。嫉妒扎根于人性中,每个人都有嫉妒心,尽管许多人羞于承认自己有嫉妒心。嫉妒心超越历史,古代人会嫉妒,现代人也会嫉妒。嫉妒心也超越人种和国界,超越文化。白人会嫉妒,黑人会嫉妒,黄种人也会嫉妒;纽约人会嫉妒,北京人也会嫉妒。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德国学者赫尔穆特•舒克(Helmut Schoeck)的经典名著《嫉妒:一个社会行为理论》(Envy: A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嫉妒心的程度不同,以及控制嫉妒心的力度不同。
 
嫉妒心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看到别人有但自己没有并且渴望有的某种东西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心生怨恨。引起嫉妒的东西包括财富、名声、社会地位、美貌、才能、考试成绩等。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差别都可能引起嫉妒。比如说,别人的孩子上了好学校,你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机会,你就会心生妒忌。
 
嫉妒不同于羡慕。羡慕是自己想得到;而嫉妒是希望别人失去,无论自己是否能得到。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嫉妒心很强,当他看到富人破产,或名人出丑闻,或美女被毁容时,他会幸灾乐祸。(有学者区分了善意的嫉妒(benign envy)和恶意的嫉妒(malicious envy)。以此定义,本文针对的是恶意的嫉妒。但多数学者不赞同这种划分。)
 
嫉妒心让当事人感到不舒服。按照米塞斯的理论,人之所以行动,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因此,为了释放这种不舒服,人们就会采取行动。总结起来,嫉妒大致有五种解法:
 
第一,谴责社会不公平。当嫉妒者看到自己处于劣势时,首先产生的是一种不公平感。我比你穷,不是因为我自己不努力或者没本事,而是社会游戏规则不公平。凭什么我的孩子不能上好学校?凭什么你长得漂亮就受人关注?于是我就产生改变游戏规则、改变社会现状的想法。(现实中不公正确实存在,但与嫉妒者谴责的「不公正」不同。)
 
第二,寻找替罪羊。人类普遍具有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自己的不幸都是别人所造成的,自己没有责任。这个「别人」,就是自己不幸的「替罪羊」。替罪羊必须是少数人群,因为把特定的少数人作为替罪羊,容易集中火力,博得大众的同情和支持。比如希特勒就把犹太人作为德国所有不幸的替罪羊。任何社会,富人总是少数,所以富人容易变成贫穷的替罪羊。我之所以穷,是因为那些有钱的老板(企业家)把钱赚了。
 
第三,占据道德制高点。财富有相对客观的标准,容易度量,但道德却没有客观标准,不容易度量,甚至每个人都可以宣称自己道德高尚。由于这个原因,失败的人很容易占领道德制高点:我之所以穷,是因为我道德高尚、为人正派、心地善良、看重感情;那些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冷酷无情、损人利己、不讲道德、欺诈、说谎、为富不仁。一句话,财富与道德是成反比的。我们常听到「为富不仁」这个词。但穷人就一定仁义吗?不一定。就我的观察,为富不仁者有,但为穷不仁者更多。那为什么有「为富不仁」这个成语,没有「为穷不仁」的成语?答案与仇富心理有关。
 
第四,改变比较的领域。化解嫉妒心的另一个办法是强调自己有优势的领域,贬低别人有优势的领域。因为不同领域通常是难以比较的,改变比较域有助于减少心理不平衡。比如你有钱,我不与你比财富,而是与你比幸福:钱不一定能买来幸福;你能力比我强,我不与你比能力,我与你比善良:善良比能力最重要;你长得比我漂亮,我不与你比相貌,我与你比智力:漂亮的女人通常都比较笨;如此等等。
 
第五,归结为运气。运气是个人无能为力的东西。当一个人将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运气时,通常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比如赌博或者买彩票,我输钱了是因为我运气差,这样一想内心就释然了。
 
以上五种解法,前三种解法导向主动的、进攻性的行为,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念,甚至引发「打土豪分土地」式的暴力革命;后两种解法导向被动的、和平的行为,个人修身养性,不会对社会产生大的影响。
 
嫉妒心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的影响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平均主义的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嫉妒心的产物。计划经济就是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满足很多人均贫富的心理,因而也是嫉妒心的产物。每个人都吃一样的、穿一样的、住一样的,谁也别有优越感。你比我富有,钱比我多,房子比我大,社会地位比我高。我的财产充公,我乐意,因为毕竟,你比我失去的更多。
 
贫富是个相对概念。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每个人的生活多么富裕,富人总是少数。所以,嫉妒总是有对象的,平均主义在任何社会都有民意基础。但平均主义的制度安排只能「杀富」,不可能「济贫」,因为财富是创造出来的,你可以没收已有的财富,但不可能没收本来可以创造出来但没有人愿意创造的财富。其实,「济贫」本来就未必是目的。
 
嫉妒心也是各种政治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被拉下马,被批斗、游街,被关进监狱,许多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接下来的问题是,传统社会也有富人,但他们并不遭受普遍嫉妒;相比之下,商人和企业家最遭人敌视。为什么?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的运行特征有关。
 
嫉妒是基于相互比较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而比较就会有范围,即你跟谁比。一般来讲,人总是倾向于跟同类比较,比如跟同班同学比,跟左邻右舍比。可比性越强,嫉妒心就越大。所以嫉妒通常发生在同类之间,比如中国人会嫉妒中国的富人,但不太会嫉妒美国的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人也不嫉妒城市人,因为出生在农村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能成为比较对象的人们之间一定不能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社会是等级社会、身份社会,一个人的等级和身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所以不同等级的人之间不可比较。中世纪的贵族是历史形成的。同等级贵族之间相互嫉妒,但平民不会嫉妒贵族,因为他觉得自己穷是命中注定。米塞斯就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假如一名妇女对她丈夫抱怨说,「看你这个窝囊废!如果你是一位公爵,我就是公爵夫人了」。丈夫的回答让她哑口无言:「如果我是公爵,我就不会娶你了」。正如米塞斯所说,「贵族的财富不是一种市场现象」,但企业家是市场现象。在市场经济下,别人赚钱了但你没有,这时候你在太太面前就会自卑。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都有发财致富的机会,钱成了通用的财富度量单位,所以可比较的范围就大大扩展了,不会像传统社会或者小乡村那样限制在同等阶层内。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人员流动以后,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和任何人比较,哪怕是陌生人之间,过去没法比,但现在可以比较了。于是人们就会想:「那个富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我一样,甚至他的家庭条件还不如我,为什么他变得那么富有?」如果他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笔财产,那倒也罢,说明他不是靠自己。恼人的是,他白手起家变富了,而我没有,这就会让人很不舒服。因此,现在的企业家也更容易被人嫉妒。
 
市场经济下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做企业家,当企业家没有制度障碍,但成功的企业家毕竟是少数,也就 1% 左右,而杰出的企业家只会占人口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因此,企业家是社会问题「替罪羊」的最合适人选。骂企业家,说他们「贪得无厌」也好,「为富不仁」也好,即使不能得到多数人的喝彩,至少不会得罪多数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1/10/11 11:25:29

Copyright ©2000 - 2006 企业增值网
页面执行时间 0.07031 秒, 4 次数据查询